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药物毒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药物毒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7 15:09:00人气:458

摘要: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通过引入优化授课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手段、更新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科研精神,教改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药物毒理学;药学;教学改革

一、药物毒理学传统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药物毒理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性、综合性都很强,学生接受本就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理念、方法、手段等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更使得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我们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研究了药物毒理学的传统教学与相关因素之间的矛盾。我们觉得,在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1.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矛盾。药物毒理学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涉及面较广(如医学知识、生物学知识及化学知识等等)。在前几年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药学院的学生在必需的基础知识(除化学知识外)方面,一般能力都相对薄弱,因而客观上对于学习药物毒理学形成了知识上的障碍。2.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的矛盾。在不少院校,药物毒理学这门学科的学时安排都不够充裕。以笔者所在的药学院为例,在本学院,药物毒理学仅有32学时,而所选用的教材内容有24章,因此只能选取相对重要、难点多的章节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很难安排实验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这些都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3.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类别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矛盾。在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已成基本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偏重讲述,学生偏重记忆。显而易见,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更鲜能顾及。在本院,此课程设置为选修,因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课后用来“消化”本学科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等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目前,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药学院学生化学相关知识掌握较扎实,而医学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在药物毒理学的新知教授前,注意补充相应的基础医学知识,为后续内容做铺垫。比如,在教学靶器官毒性时,每章内容学习开始前,都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一下相关系统的正常解剖特点、生理功能、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损伤发生的易感性原因等,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药学专业学生也有自己的专业优势,比如,他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从化学结构上推测药物的药理活性。因此我们在药物毒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药化相关的知识,比如构效关系等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药物毒理学的学习中与多学科融会贯通,使知识结构更为完善,从而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践表明,学生对于以上做法的认可度较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步提高了对知识的整合与迁移的能力,并能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显然,这样做有利于他们成长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优化授课模式。(1)精心设计知识切入点。在新授课中,引入新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它的地位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一节课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切入新知,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尝试使用不同的引入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尝试采用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的引入方式,具体做法是,新课伊始,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联系新课内容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展开新课的教学。这些病例除教材介绍外,有些来自教师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也有些来自教师收集的文献资料。因为是真实发生的,所以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教师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比如:病例中,病人用药后出现了某种症状,是什么系统出现了毒性损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毒性损害?如何预防或避免),进而引出、展开每次的教学内容,并在最后再回到病例与知识点进行对应、归纳和总结。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研究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2)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大学生具有视野宽广、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有一定的学习潜力。本校的教学也一直奉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开展自主研究。据此,我们在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例如,通过“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主要讲授最重要的知识点,课下还将一些扩展练习题,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布置给学生供练习使用,最后考核时再在此基础上适度扩展,讲、练、考的比例基本为1∶2∶3。这种教学模式也有效地转变了学生仅偏重记忆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做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选择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手段就是其中一种[3]。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专业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模式[4],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创立时间较早,在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方面尚存争议,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至今仍具指导意义。目前已被世界各地的高校尤其是很多医学院校广泛接受[5]。PBL是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我们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由教师先选取相关临床病例资料,结合病例提出问题,在授课前一周发给同学,3―4位同学一组,课下分组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准备,上课时教师针对每组准备的材料进行提问,之后,组内或组间对回答进行讨论、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完善。实践表明,这种PBL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改进教学手段。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否则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学生能够接触的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因此,我们对教学手段的改革,并不局限于课件的制作与内容的改进,而是充分利用我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网上学习与练习。这样做不仅有效地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有解决不了的或者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学的互动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4.更新考核模式。为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对单一的笔试模式进行改革。(1)更新评价内容:在进行考核评价时,我们既注意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在文献分析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评价。(2)更新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我们也尝试采用新的方法。如,教师设置一些案例,学生分小组自主查阅文献进行准备。考核时,学生进行PPT展示后,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均可对该小组提出问题,以考核同学对于临床实际问题的分析及判断能力。接着,展示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然后其他小组和教师分别对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评析、评价,最终按照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15∶25∶60的比例得到考核成绩。通过引入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使得评价体系更为完善和公平,也使得学生对自己存在的不足有明确的认识。(3)更新评价的问题设计:不可否认,各个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在对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就注意尊重这种差异。因此,我们在考核时,面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考核时感受到收获,享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更新考核模式后,学生需要在案例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这就锻炼了他们文献搜索的能力;引入小组分析讨论的考核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考核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展示小组提出问题,既可以培养同学们实事求是、追根问底的科研精神,也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综上,我们通过对几年来药物毒理学教学工作的分析和反思,总结了经验和教训,结合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6-8],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适合新时期药学专业需求的药物毒理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更好地培养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楼宜嘉.药物毒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

[2]王全军,吴纯启,廖明阳.药物毒理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3):177-181.

[3]郭凤,蔡际群,赵金生,等.PBL在药物毒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2.

[6]陆红,韩亚娟.《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05-307.

[7]袁琼,胡霞敏,曹晓璐.药物毒理学文献阅读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1):945-947.

[8]胡安娜,谢六英.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药物毒理学教学实践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作者:高洁 谷瑞敏 单位:南开大学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