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20 08:15:00人气:394

摘要:电气照明技术作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为提升学生工程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建筑电气于智能化专业后续课程奠定扎实基础。基于此,对当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现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更好应用技术型且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课程教学;电气照明技术;教学改革

0引言

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应用技术型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重任。当前,社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严重紧缺与学生就业困难之间存在矛盾,面对这一矛盾,学校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电气照明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需求与供给关系有了深刻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各大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电气照明设计在建筑行业工程项目设计于施工等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是具备扎实的照明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认识能力。但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讲授,对工程能力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难以建立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服务实践”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问题。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难以树立起工程应用意识,缺乏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度,以至于学生不能在实际工作对各种问题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再加上电气照明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尽管教学中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但是,学生在接受照明知识的过程是比较离散的,最终造成学生在学完之后还未对电气照明技术课程形成清晰的应用概念。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并结合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特点,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1.1工程案例教学法

首先,教师应做好案例的选题及相关准备工作。所选择的工程案例应当具备时效性、针对性、真实性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与接受能力,选择难易相当的案例,并保证所选工程案例能应用到所要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能引进并吸收新知识,促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照明器平面布置”这一内容时,教师将所在学校的教学楼的平面作为教学案例,结合所提供的具体建筑平面布置图,选取照明器种类、数量和光源,并设计其平面布置图。教师可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在课前一个星期设置预习任务,分别给各小组学生安排一个楼层的平面设计任务。在设计之前,要求学生实地进行查看,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并积极收集照明设备及光源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提纲,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顺利、有效开展工程案例教学。其次,在工程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这节课所要讲解的案例及其相关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并在讲解过程辅助具体工程图片加以说明。然后其进行课堂讨论。比如课堂上,教师应先认真听取各个小组学生的设计方案解说,后对各个小组设计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学生理清设计思路,从而引导学生按照国家工程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备的选型与照度计算。工程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其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所学知识,抓好学生争论关键点,适时给予其正确引导,逐步深化。可就光源以及照明器的选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因为所要讨论的内容超出了课本知识,将复杂工程数据紧密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切身看到并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甚至还可能提出教学楼工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扩宽学生设计思路,极大提升教学效果。第三,教师对该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只有通过教师的点评、分析、总结与深化,才能让学生由点带面,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所学的分散知识综合起来运用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和薄弱之处,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改进。最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设计方案,利用AutoCAD设计的图纸与施工后的图片进行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于积极性。

2.1.2项目教学法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的,知识比较分散,且学生难以融会贯通。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真实情景中项目,不仅会打乱电气照明技术教材的章节顺序,跨章节、课程和跨学科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行业发展最新成果等有机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电气照明知识实现有机融合,以便学生灵活运用,还能从项目细节上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等,提出几个项目设想,并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项目设想,进而最终确定项目任务和项目目标。然后,针对项目制定具有层次性、行之有效的项目计划,这一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完成,自己从旁指点或者引导即可,进而最终确定具体的工程步骤与程序。其次,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可根据学生意愿按照5人一组进行学习,在团队的作用下,更好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提供有力保障。比如为城市中某图书馆设计一套符合条件的电气照明系统,学生刚开始可能会感到陌生,无从下。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对这个项目进行肢解,如图书馆内外有那些照明方式;阅览室、借阅室、警卫室等不同地方采用什么样的灯具与光源;不同阅览室照明方式是否相同;不同面积的阅览室应设置多少灯具等等。这样学生就可对每个环节如何实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各个小组完成项目任务之后就可提交项目成果。最后,教师进行评判。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之后必须及时进行展示、交流与点评,可各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点评等组合方式进行点评,项目教学法在电气照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促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竞争、互相提高,还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2.2创新改革考核方式

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可促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良性循环。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对接,为实现这一目标,达到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宜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以适用不同的课程内容。可采取闭卷形式,侧重考察学生对电气照明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实践性考核方式,考察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职业能力,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部分工程的电气照明设计,将最终设计成果作为考核载体,或者以小论文方式作为考核载体;以完成任务的效果等作为考核评判的依据。借助这两种方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以引导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将学生成绩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生上课情况和闭卷考试组成的量化成绩,占总成绩的40%;二是学生实际项目成果或者团队合作设计成果的量化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三是根据教师的知识扩展题有选择性进行学习,并撰写学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另外,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考核的信息反馈和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不断修正考核方式,使其更趋于完美,更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最终实现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

3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3.1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普遍,其中很多教学内容就涉及实践,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为课程教学提供技术保障。比如灯具防护等级掌握这一内容中就涉及理论和实践内容,国际上对于灯具防护等级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运用比较生硬的语言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丧失热情,即便背下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关键是如何运用。对此,可采用灯具防护等级仿真教学软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判断分析,就可再现灯具在相应等级下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加强教师的培养

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所以,学校应加强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通过构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专业教师团队,在进行教师培养时,利用新老教师组和方式进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可通过成立课程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并定期组织教师按照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方式研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正。另外,可利用假期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针对专业特点,安排教学课程,或者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改革涉及面比较广,且技术性强,本文针对教学现状的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法、考核两个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为进一步深化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改革更好实施,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并加强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满足当前日益提升的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宁一,张晓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6,(02):167-168.

[2]李秀珍.照明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就业岗位的衔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2):64-65.

[3]范兰德,黄芳.职业胜任力模式与高职课程设计模式对接与融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3,(3):18.

[4]杨超.高职院校建筑电气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5,(35):66-69.

[5]李钢.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3-34.

郑小蓉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