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临床麻醉教学方法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24 14:18:00人气:424
摘要:临床麻醉教学是麻醉学各培养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是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方向,本研究利用互联网技术用于临床麻醉教学不同环节做一探讨,为提高临床麻醉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具体从互联网技术运用于临床麻醉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围手术期的不同环节中如何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探讨,并对互联网技术未来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运用前景做一展望。关键词:麻醉专业;互联网;临床教学
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徐州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创设麻醉学本科专业,并建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麻醉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麻醉学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麻醉学学科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江苏省麻醉研究所均挂靠在我校。学校因此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麻醉学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我校首创麻醉学专业本科教育迄今已有40余年,而现如今已有43所院校相继开办麻醉学本科专业。麻醉临床教学是促进一名在校学生转变成临床医生的重要阶段,其桥梁作用应引起广大医学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1]。高等医科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以面对面授课为主。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正在受到其他教学形式的冲击,包括学生的自组织管理模式、个人定制教育与个性化学习方式、分散式合作教学模式等[2]。教学模式变革的后果是教学与在线教育深度融合、教学目的可能发生变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代,如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平台提高临床麻醉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运用互联网技术于临床麻醉教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智能化手机和无线网络已深入高校、医院乃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已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既往的临床麻醉教学过程中,临床麻醉学教研室的教师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日新月异的网络资源优势,依然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态度,而且麻醉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学习期间工作量繁重,工作期间分散于各个独立的手术室空间,时间和空间受外科手术影响极大,难于集中学习。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临床麻醉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定位具体情况合理支配时间自主进行学习。2运用互联网技术于临床麻醉教学不同教学环节的方法
2.1术前访视环节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术前访视是临床麻醉教学环节的基础。提高术前访视环节的教学质量是整个临床麻醉教学的第一步,关系着后续围手术期麻醉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教学任务的医院往往是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医院的手术量连年大幅攀升,麻醉医生工作量日益增大,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达12小时,各外科病区在医院分布不集中,患者不在病房等种种原因造成对于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如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重视不够,导致不访视手术患者或者访视内容不够,访视时间极短。微信是智能手机中普遍使用的实时通讯工具,它自带的若干功能特点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有潜在的运用价值[3]。我院在临床麻醉术前随访教学中应用微信技术辅助,能够调动实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术前访视教学内容广泛,除手术相关疾病的问诊、检查检验指标外,还有其基础疾病、气道评估等。根据临床麻醉不同亚单元建立相应的微信群,如胸科手术麻醉群,产科手术麻醉群,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群等,各麻醉亚单元群由各临床麻醉亚单元的组长担任群主,模拟临床教学单元,进入不同亚单元实习组进行临床麻醉实行的同时,加入相对应的微信群。群主将本麻醉亚单元的基本操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放入群公告,供同学随时下载学习,同时每天手术排班结束后由单元组长将次日手术情况汇总发到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教学。然后实习同学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带着问题去前往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当面沟通,并现场对拟行全身麻醉患者的开口度,牙齿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并就手术风险等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2.2术中环节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围手术期教学是临床麻醉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提高临床麻醉现场处置能力和训练基本操作的主要环节[4]。如何在本环节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带教老师思考。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临床手术系统中已引进麦迪斯顿电子系统多年,该DoCare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以服务围术期临床业务工作的开展为核心,为医护人员提供流程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临床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充分实现围术期患者数据的充分共享,使麻醉医生从繁琐的记录工作中解放出来,自动采集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诊疗设备的数据,永久存储。为减少麻醉医生工作量及开展麻醉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术中教学中,通过手术麻醉电子病历系统使实习同学系统掌握临床麻醉的安全管理和科学记录,为其日后独立开展临床麻醉工作和临床麻醉的科研启蒙均有积极的意义。相较既往手写麻醉记录单时期,广大临床受训学员更容易掌握现行电子记录麻醉单系统,同时减轻了其工作量,学习曲线显著缩短。
2.3术后随访环节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术后随访关系患者的短期预后和长期转归,循证医学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处置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科现在已利用好大夫APP软件系统建立了患者术后的长期随访库,同时建立了无线镇痛电子管理平台。因当前的繁重工作量,无法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实时管理,实习同学可通过无线镇痛电子管理平台实时掌握患者术后镇痛装置中药物的追加程度,从而通过好大夫APP系统随时和患者取得联系,从而及时调整术后镇痛方案和剂量,提供术后患者镇痛的满意度。学生可以通过这写软件系统学习疼痛管理的新理念,及时高效地处理病情变化,同时也提供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受到学生的广泛接受。3互联网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的展望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以广泛使用,微信系统、麦迪斯顿系统、好大夫系统、无线镇痛系统等电子产品平台的出现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无一款针对临床麻醉教学软件的开放,如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发出一种高度集成的围手术期管理信息系统讲更加有助于临床麻醉的教学,提高临床麻醉教学水平[5]。参考文献
[1]夏明,张咏梅.围术期访视制度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71-72.
[2]陆霄虹.互联网思维下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变革[J].江苏高教,2016,32(5):72-74.
[3]单成祥,裘年存,仇明.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30-632.
[4]黄厚刚,罗红霞.提高麻醉教学质量从更新观念开始[J].时代教育,2016,14(1):171-172.
[5]施小彤,王维,毛新俊,等.临床麻醉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提高[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285.
夏明 1.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临床麻醉教研室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