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课和实习相脱节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宿州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职业素质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我院在2012年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而房屋建筑学不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呈上启下课程[1],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本课程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建筑设计和构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2].对房屋建筑学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土木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战平台,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更好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问题,并结合我校12级,13级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总结:
1.1课时少且分配不均匀
房屋建筑学理论知识繁多,总学时只有48个课时,课时少,而且分配不均匀,讲授课程只有12个课时,课程设计所占学时达到36个课时,虽然说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本科层次上的实践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强调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扎实基础知识的铺垫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土木工程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别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所以不必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过高,只需要学生能进行一般的民用房屋建筑设计,以及选用合理的建筑构造的基础上能绘出相应的建筑施工图即可.
1.2认知实习和课程教学脱节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知实习和房屋建筑学是分开单独开设的,认知实习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而房屋建筑学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认知实习主要是去施工工地现场去了解建筑建造的过程,而大一开设的课程中并没有土木专业的专业课,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后盾,即使在认知实习的现场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学生仍然会感到很困惑,认知实习因此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开设在大二下学期的房屋建筑学有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甚至学过就忘.认知实习和理论课程的脱节会带来诸多弊端.
1.3课程设计积极性低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我校土木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性强的设计课程.课程设计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原理、建筑的细部构造设计以及设计的基本步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观察、创意和整合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逐渐适应用制图这一“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3].房屋建筑学的教材对于建筑设计的原理介绍的内容比较多,而对相关具体设计规范介绍的比较少;同时学生首次接触新的绘图方式,以及自身读图和制图能力不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会有一个隔离和潜抑的心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兴趣不浓厚,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建筑的细部构造的做法,更不愿意去查阅图集和相关规范等,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学生绘制出来的图基本和上课讲的案例很相似,没有自己的设计思想.
2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研究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主要介绍了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这两大部分,所包含的知识点繁多,学时相对来说比较少,课堂上可以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把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对现在建筑中较少使用的构件,比如:木楼梯、实腹式钢门窗等构件不做进一步深入的介绍.虽然课时紧也应该要与时俱进,把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要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关于建筑设计原理的内容比较空泛,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更应该多增加世界上各流派、各个时期的一些著名建筑案例的分析与介绍,比如在讲到空间结构时介绍了日本丹下健三在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代代木体育馆;在讲到建筑应该与原有建筑产生对话与延续时,介绍了贝聿铭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讲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介绍了赖特的流水别墅.让学生能从实际的案例中构建建筑背景和艺术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筑构造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有建筑构配件及节点的做法,除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之外,还要让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比如网易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ABBS建筑论坛、筑龙网等,以及相关的国家技术规范如:国家标准图集、建筑制图标准等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即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得以解决.房屋建筑学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教材在对某些内容介绍的时候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课堂上会按照学生征订的教材做重点介绍,有的知识点教材上给出的不全面,可以上课时告知学生,让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的资源去了解,并令其将了解的内容整合起来当作一次课堂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其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比如说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形式,征订的教材上概括为串联、并联和混合式,但是其它课本又会将其分为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和混合式[4].课堂上重点介绍前者,后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让他们去总结这几类的布局方式,有何利弊等知识.
2.2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程设计最终的结果是要求学生绘图的深度能够达到施工图的深度,而且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等.最终使学生在短期的课程设计中掌握建筑设计的思路、步骤及其他注意事项,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这一目标.课程设计分为构造设计和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应将课程设计和理论课程穿插布置,其中的构造设计在相应构造讲解完之后就可以布置任务书,比如墙体的细部构造就在讲完这部分内容之前就开始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把构造设计安排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之后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具体的构造做法和原理.方案设计应该是在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布置,因为方案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综合多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完成[5].此外,把方案设计放到最后不仅可以让学生综合利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查阅建筑相关技术规范、图集的能力.构造设计不分组,每个同学都要求独自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期方案设计可以将两三个学生分成一组去完成,这样可以让一个完整的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在这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各显所长,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土木专业可以和宿州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甚至可以通过洽谈将这些单位变成土木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参照设计院的设计任务,通过实际的设计任务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认知实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房屋建筑学和土木工程认知实习相结合,也就是说房屋建筑学不仅要有课程设计,还要有专门的土木工程的认知实习,这样就可以把我校已有的土木认知实习作为房屋建筑学的一部分内容.在学习房屋建筑学理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和实习实训基地协调好,把课堂搬到工地上,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上课,因为现场教学会有很强的直观性,在施工现场可以对照着建筑实体给学生介绍建筑物中各个构配件的形状、尺寸和做法,比如后浇带的位置,基础的类型,主次梁的位置和尺寸等.只有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建筑的基本构造、空间组成及建筑设计等内容,在施工现场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上一些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的内容,比如建筑构图遵循的均衡与稳定,变化与统一等规律,在认知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习地一些成功的建筑案例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这些构图规律是如何运用的.只有让认知实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让二者相互促进.
2.4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板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评判案例的优缺点,例如建筑物门窗的位置对建筑平面设计的影响,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多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让学生意识到门窗的布置会影响到建筑平面布局,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以全程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向互动教学,在学习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先自己实地调查,然后再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比如在讲到楼梯设计的时候,课前让学去实地丈量身边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中的楼梯段的宽度、楼梯板的厚度,楼梯中踏步的高宽以及平台的宽度等尺寸.这些准备工作学生既不需要用复杂的仪器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观察能力,同时又能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3结语
房屋建筑学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到艺术、环境规划、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多个方面,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6].学生只有把基础学科学扎实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研究十分有必要.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本科教学评估机制的激励下,寻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且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去弥补不足之处,是专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真正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出来的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适应当今社会的各种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01):50-52.
[2]杜高潮,何梅,郭华.《房屋建筑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04):118-120.
[3]董素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152-153.
[4]同济大学,等.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7-29.
[5]国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3-115.
[6]唐敢,赵新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139-141.
汪玲 冯松宝 丁点点 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