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首先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教学质量测评的理论依据,接着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选择,最后提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
建构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对精准评估、科学引领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现实需要。
一、课堂教学质量和测评指标体系概述
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复合概念,“质量”在《汉语大词典》释义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1],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其解释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我国某教育理论学者认为“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结构,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基于已有研究,本研究认为课堂教学质量指师生以教学课程标准为导向,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教育发展需求及课程标准实施要求的标准。测评指标体系,“测评”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过程,测量是依据相应算法和法则对事物赋予一定的量,评价即按照一定的规则用相应的数据或符号对事物进行赋值测算、预测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系”在《辞海》中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因此,测评指标体系是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本质为核心,以具体化、可操作化的指标为衡量标准,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特征。
二、教学质量测评的理论依据
《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应遵循以育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其中,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课题”中首次提出教师教学效能感理论,并指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其始终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意愿,它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教学效能感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研究。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有效教学理论在西方盛行,其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理念契合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对质量的追求,从根本上讲,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遵循英语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更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并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的原则和方法
(一)评价原则评价原则要严格按照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尽可能科学、系统、合理地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第一,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务必采取简单、精确、易于量化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体系易于操作。第二,坚持系统性原则。充分分析已有的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各个方面对测评目标进行诠释,尽可能全面、客观、系统性地反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坚持可比性原则。采取经典的评价方法,尽可能选取标准统计数据,能够从横向和纵向上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第四,坚持统计学原则。坚持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严格按照样本抽选程序进行抽样调查,且所得统计数据要严格遵循统计学规律,通过数据能够建立起相关系数和权重,进而建立起测评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等网络检索平台,搜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质量测评”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为测评指标的初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2.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收集了各专家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的意见和看法,再结合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四个指2020年7月标,将汇总后的专家意见进行了梳理和筛选,并进行了多轮的咨询磋商,最终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测评指标体系。3.层次分析法。本研究在确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一级测评指标和二级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时,遵照该方法执行,建构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表,进而编制成了问卷,让各个专家对一级测评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对每个一级测评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进而确定各级测评指标中各个指标之同的相对重要性,最终确定一级、二级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选择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选取指标,参考全、宋乃庆教授在《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中运用的因素分解法,对一级、二级测评指标进行逐层细化分解,下面就一级指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进行二级指标的细化和分解[3]。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系统性的规划、安排与决策,直接决定着课堂质量。因此,基于教学论和英语教学评价基本观点,并参考叶澜等人对教学设计维度的设计方法,在设计教学一级测评指标时应设立三个二级测评指标,分别是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4]。
(二)教学实施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在课堂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参考周九诗基于录像观摩对中学数学优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维度,应在一级指标下设定数学内容、认知需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英语交流和及时评价这六个二级测评指标[5]。
(三)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因而教学效果应重在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参考庞丽丽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可在教学效果这一一级测评指标下设定四个二级测评指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语言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6]。
五、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测评指标初选;第二,运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确定各级指标;第三,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第四,确定指标分值,构建测评指标体系。
(一)测评指标初选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测评的已有成果和研究经验,调查并分析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测评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测评指标进行逐层细化分解,斟酌比较后,初选相对可行的测评指标,为测评指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二)确定各级指标梳理出初选指标后,设计调查问卷,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测评各级指标,组建由教育专家、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专家库,各专家在坚持体系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就调查问卷反馈征求意见,形成备选意见,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立测评的一级、二级指标。
(三)计算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主要运用于多层次结构系统,此方法是将综合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然后对各因素进行比较和计算,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权重,最终筛选并确立最佳评价准则和评分表。实施步骤如下:①依照测评的目标、考虑因素和测评对象按相互关系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绘制出结构层次图;②构造判断矩阵,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按照指标重要度定义表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处理形成测评指标的判断矩阵;③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比率及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表对每个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④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最终确认权重是否有效[7]。
(四)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测评体系满分设定为100分,根据目标层和方案层指标权重计算各指标分值,之后根据划定的各级指标,得分依次递减,然后确定各级测定指标的最终得分,最后建立测评体系。总之,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测评指标体系是一个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在了解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后,教师要按照相关的理论依据,立足实际,构建测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够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10卷)[M].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27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706-707.
[3]全,宋乃庆.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6-395.
[4]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8):42-49.
[5]周九诗.中学数学优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6]庞丽丽.“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7]张超燕.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刘璞兴 李莉莉 单位:清水县教育局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