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及建议
【摘要】2020年初,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高等学校迅速响应,依托“互联网+教育”的技术优势制定并实施线上教学指导方案。线上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面临空间隔离情景下对“教”“学”行为监测不到位、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多样化、要求完善教学评价结果等挑战。因此,在分析线上教学面临挑战的前提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行为监测、评价标准、反馈整改三个角度,探索适合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质量的评价措施。
【关键词】线上教学;行为监测;评价标准;反馈整改
一、疫情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疫情暴发前,线下课堂教学是本科教育的主体形式,线上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形式,而在疫情暴发及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唯一选择。尽管与线下教学质量评价类似,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也是围绕行为监测、评价标准及反馈整改三方面展开,但是当前形势下线上模式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线上教学对“教”“学”行为的监测要求教学行为监测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及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与线下课堂式教学活动类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线上教学行为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不同教学形式下线上教学适用的学科领域及教学质量监测措施不同。在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下,线上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形式一般仅在公共选修课开展或作为课后巩固提升类课程,与之对应质量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考试验证教学结果,教学质量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阶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当前形势下,线上教学适用于几乎所有尤其是不需要开展实验的课程,监测手段也应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注重教学过程,这就导致监测目的应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阶段。为保证线上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监测的效果,需要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实时收集线上教学中产生的过程性数据,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原始信息基础。
(二)线上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多元化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是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中心环节。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及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并顺利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教学形式以教师线上直播、学生自主研习,教师课上答疑、学生课堂展示、课堂集体讨论为主,主要运用的教学平台有钉钉、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并同步运用即时通信工具QQ群、微信群进行信息传递及资料共享。与线下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研习,教师在线上教学活动评学依据不再仅仅是学生考试成绩和考勤情况,还需重视学生自主研习中过程性信息的收集,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能反映学生在“学”阶段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因此,基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照搬线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价指标及评价手段是不合时宜的。应基于线上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学科教学目标,建立适合线上教学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2]。
(三)线上教学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与整改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与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评价流程相似,在对“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监测并形成评价结果之后,就进入教学反馈和整改阶段,以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评价结果主要以纸质评价表的形式呈现,存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难以反映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动态进程的问题。在线上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平台作为开放性平台允许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形成多种教学模式。各模式各有利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探索发现最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还能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讨论及小组辩论等活动的监测,形成关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过程评价信息,以实时监测学生学习状态并评估教学互动过程。在线上教学存在“教”“学”时空分离问题的情形下,更需要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传递及教学活动整改机制,保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疫情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线下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之所以不适应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因为在线下教学评价中忽略了对教学过程性数据的收集,不能满足线上教学中动态评价、及时整改的要求。因此,依托“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技术优势,从行为监测、评价标准、反馈整改等方面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基于教学平台实时监测“教”“学”行为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远距离教学活动。以腾讯课堂为例,腾讯课堂支持多人线上语音或者视频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课程资料,学生开麦即可实时加入讨论,同时腾讯课堂自带通信工具,在通信窗口中可以进行文字回复及资料内容的分享。由此,腾讯课堂可以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两者互动形成的信息进行积累整合,实时掌握学情变化并监控教学运行状况,通过对平台显示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教师每次线上教学的运行情况、学生每次课程的到课率及课程参与程度,提升教学效率及评估教学成果。由此,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可以对教师的在线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实时的全流程“教”“学”行为监测。
(二)制定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客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结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节奏及教师与学生的不同分工,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尽管线上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环节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资源准备及利用、教学互动、辅导答疑、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等内容;对学生“学”环节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堂出勤、在线学习、自主研习、互动讨论、在线汇报等内容,但在不同课程安排及课程类型设置中上述指标各有侧重,不适宜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否则会影响教学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3]。总体而言就是需要针对不同线上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探索建立适合多样化线上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实现从线下课堂教学的结果式评价向过程式评价的转变。
(三)建立高效的教学反馈与整改机制高效完善的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渠道与整改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学平台基于信息技术优势积累并生成学生的过程性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程掌握情况,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学平台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信息的积累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并能够基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整合教学平台形成的上述过程性信息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础性资料,为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信息支持[4]。总之,与传统的线下教学评价相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平台可以便利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内部及学校外部的监督管理部门查看教学评价结果,并建立高效沟通渠道完善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线上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华,卓泽朋,周光辉.大数据背景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2]朱海波.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20(07).
[3]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7).
[4]薛成龙,郭瀛霞.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7).
作者:王敏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