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教学质量保证思考探析
摘要:针对网络教学的特点,本文从网络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网络教学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通过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中,笔者采用任务驱动导学、直播同步视频、问题驱动教学、课堂测试、课程思政、作业或课堂测试反馈、学生讲解等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过程性评价占据绝对主导性地位的考核方式,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时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质量;课程思政;考核方式
一、依据网络平台解决教学过程中网络不畅问题
开始网络教学之前,笔者分析了现有网络即将遇到的问题,那就是面对全国绝大部分的学生,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这势必导致现有的网络资源陷入拥塞的局面。分析了微信、腾讯会议、学校开发的日新学堂、QQ等平台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QQ平台作为了网络教学平台,因为该平台可以实现直播、分享屏幕、在线布置以及提交作业、在线批改作业、签到等功能,便于教师管理教学活动。为了尽可能减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网络不畅问题,考虑到全班83名同学,如果上课时开启视频,由于要传输的信息量大的问题,会导致网络不畅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此笔者要求学生上课期间关闭视频。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多个麦克开启导致音频不理想的问题,要求学生关闭麦克风,只有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疑问时才可开启麦克风,这两个措施保证了从开学到现在的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网络的畅通以及良好的音质。
二、依据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其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面对面教学变成了空间分离的教学,无论你身处何处,只要有网络信号,你就能进入到课堂。为此相应的教学手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为了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导学为了应对网络不畅,笔者首先采用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导学手段。基于任务驱动的导学,体现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笔者根据《信息论基础》课程知识点设置合理的任务,如:在我们通过抛硬币来决定事情的走向实验中,如果正面决定继续工作,反面决定停止工作,那么当硬币处于正面时我们获得了多大信息量;判断给定的信源能否无失真地通过信道传输等任务。然后通过QQ平台提前给学生下达该任务,并且提供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课前根据任务进行自我学习。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什么是信息量,如何度量信息,如何度量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也即信道容量,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点信息量的度量以及信道容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问题驱动的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本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核心来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网络教学中,提问式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昏昏欲睡的局面,保持积极思维的清醒头脑。笔者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直播教学中,设置了大量的问题,有对概念理解的提问,也有对知识应用的提问,还有引入新知识点的提问。如:当我们要传输一幅图像时,我们怎么知道要传输的信息量的大小?这个问题驱动学生去思考在图像中什么元素携带着信息,学过的知识中哪个概念能够度量信息的大小,当没有在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相关量时,教师实时引出新的概念―自信息量;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度量信息?这个问题驱动学生从抽象的概率论去思考问题,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为此笔者给学生讲了个故事,告诉自信息量的来龙去脉,从通信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通信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确定度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通信前我们对信源发送某一个符号具有不确定性,但是通信后我们接受到该符号,对该符号的不确定性就完全消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信息,这个信息的大小是多少呢,考虑到在这个通信中不确定度发生变化的同时获得了信息,信息的大小是否就可以用这个不确定度的变化量来度量呢,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度量信息的大小。这些问题的设置,有效地克服了隔空学习时学生的惰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从而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1]。为此,笔者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中,也加入了课程思政的元素,通过引入与《信息论基础》课程有关的例子,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的统一,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文化自信。比如在讲解编码时,笔者引入了二战时期的例子:二战时我方谍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密文,获悉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事件,然后告知美国,但当时美国人不愿意参战,总统罗斯福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是不相信我方的情报,仍然等珍珠港事件发生,这样才有了很好的理由参加了二战,用两个原子弹结束了二战,我国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通过这样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勇敢、在历史进程中的自信,坚定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促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从侧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基于作业、课堂测试反馈的教学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网络教学中,由于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作业以及课堂测试的反馈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笔者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每次作业和课堂测试批改完成后,会针对本次作业或课堂测试的结果撰写学生掌握情况的分析报告,上传到群文件里,然后让学生下载阅读。对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或者QQ课堂群里给大家分析,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如学生们对为什么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度量信息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笔者就会从通信前后不确定度发生变化时我们获得信息去引导学生,从不确定度的变化量去度量信息量。对个别出现的问题,通过单独小窗同学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正确的答案。总之重视作业或课堂测试的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基于学生讲解的教学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参与讲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要讲解的内容,因为学生为了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讲好,必定会花功夫吃透问题。笔者在《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如何利用信息论的知识判断是否存在用天平称3次必然从12个外观一模一样的球中找到那个唯一的非标准球”的问题,并让学生讲解具体的称法,这个问题每次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始积极讨论,但是很多时候刚开始学生很少能用信息论的知识去分析该问题,而是直接想到的是怎么称。为此,作为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采用的方法带来的信息量大于等于该非标球出现带来的信息量时,我们就能找到该球,学生就会开始思维:天平秤如何带来信息量、该球出现时带来的信息量是多少?如何用天平具体称?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为了讲好该题,就会学着去分析信息量的问题以及如何称的问题。每次学生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该题的讲解。为此,学生参与讲解迫使学生必须用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让学生参与讲解,学生能够把相关的理论透彻地理解,从而提高了网络教学的质量。
三、优化课程质量考核模式
好的课程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2]。笔者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加大了过程性考核,如自学效果、作业情况、课堂测试效果,这些都加入最终学生的课程考核中,占据了50%的比重,从而迫使学生不得不随时学习,同时把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加入考核的指标中,占据10%的比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最后的结业考试的比例下降到40%,这些考核措施都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笔者从《信息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出发,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对网络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并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导学、直播同步视频、问题驱动教学、课堂测试、课程思政、作业或课堂测试反馈、学生参与讲解等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过程性评价占据绝对主导性地位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确保了网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44-45.
[2]付英杰.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157.
作者:李如玮 赵德群 黎海涛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