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教学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进行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与调节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PDCA循环管理方法,构建了制定标准-明确组织-实施监控-评估改进为循环单位的螺旋式上升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二级学院;PDCA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党的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为早日使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入教育强国的行列,高校必须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大部分高校都在校级层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与监控管理体系,但不能完全适应二级学院的标准和要求。二级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在校级体系下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院情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对教学质量各环节进行监控,分析问题、持续改进,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教学质量等级,轻定性评价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为了具有可比性,一般表现为量化指标。由于开放式问题并非必填项,学生往往会放弃填写。而学生对教学整个过程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学生的意见比其他监控主体的评价更具有话语权。相较于定量指标,定性评价虽更利于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却常常被忽略。
2.重理论教学监控,轻实践实验监控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许多理工科院系有实验课程,一些文科社科院系也有实践课程,实验教学一般在实验室授课,实践教学的场地常常是不固定的,部分实习实践课程时间安排在寒暑假。因为场地、授课时间的特殊性,教学质量监控往往重视理论教学的监控,而忽视了对实习实践和实验环节的监控。
3.重教学质量监控,轻教学质量反馈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做了大量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把教学质量的监控结果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依据,但常常会忽略教学质量的反馈这一关键环节。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果缺乏反馈,会意识不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无法改进教学质量。
三、PDCA模式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是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工具,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以此循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最终的价值目标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教学质量与产品质量两者的管理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PDCA模式去构建高校院系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一个闭环管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是非闭环管理都将影响教学质量。浙江大学C学院通过多年的内部教学资源整合与协调,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思想认识,完善标准制度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标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就无章可循。在学校、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大框架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C学院制定了“通专跨+精厚深”的培养体系,规范了教学工作流程,修订了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包括教学质量标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院级督导听课制度、课程评价细则、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C学院坚持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制度化、长效化,为实施监控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化的标准。
2.明确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到位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是落实制度的保障。C学院建立了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组成的组织机构。教学指导委员会是研究学院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职能的机构。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发挥在本专业的指导、建设和监督功能。院级教学督导负责听课、检查试卷和论文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行政性工作。辅导员负责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收集学生意见。C学院建立健全教学管理队伍,联手抓好教学质量,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到位。
3.加强监控力度,实现全程监控监控是评价的前提。遵循日常监控与专项监控相结合、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加强监控力度。日常监控包括教学自查、听课、评教三部分,属于内部监控。教学自查是指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档案材料进行常规性检查。针对实习实践课程,既监控结果也监控过程,从教学大纲与计划的制定、具体实施到最终报告的评分。听课主体包括领导干部、院校两级督导、系主任、同行等。教学评教包含两部分,一部分由学生在评教系统打分,占比较大,另一部分由各系根据听课结果、组织学生座谈会、教学管理人员的反馈等方式打分,再由教学委员会审核评定,占比较小。C学院不断优化调查方式,制作了定性问题为主的电子问卷,来解决定量数据的局限性。为了提高问卷填写率,教师在最后一节课组织学生填写。专项监控是指专业评估、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等,属于外部监控。C学院贯彻三全化监控,质量监控主体多元化、监控时间全程化、监控方式多样化,打造全过程监控体系。
4.评估监控结果,及时反馈改进质量监控是手段,质量改进是目的。C学院建立了“评估-反馈-改进”机制,来打造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首先由教学科整理所有监控结果,形成教学质量报告提交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评估,重点关注评价较差的课程,查找原因、提出建议。之后将结果精准反馈给相关教师,让教师能够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库和持续跟踪机制,记录每一次监控数据,发挥课程组研究与备课、老教师教学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C学院注重优质教学的导向功能,将评价结果和评奖评优挂钩,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需根据质量监控结果,重新评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标准,优化调查指标、科学分布调查权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PDCA。浙江大学C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改进,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在每一次的PDCA后又上升进入新的PDCA,以此循环提升教学质量,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听课数量没有覆盖所有课程、监控惩戒机制没有发挥实质性影响、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较为匮乏等,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以提升人才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级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制定标准-确立组织-严格落实-评价改进的步骤来规范教学管理过程,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痛点和难点,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李贞刚,任涛,陈强.中国高等教育元评估的实践缺失与治理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2]邹媛,邓成超.“六位一体”课程教学质量内部评价的模式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8(1).
[3]李明.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2).
[4]杨彩霞,邹晓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念建构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
[5]华尔天,高云,吴向明.构建多元开放式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
[6]粟千.“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7).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
作者:王琼琼 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学科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