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质量论文 >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07 03:21:00人气:406

【摘要】本文在阐述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探讨了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主张三方紧密合作,多措并举,进而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意义;策略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逐渐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学历提升的多样化选择。各个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素质良莠不齐,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急需创新型、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而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高校应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社会诉求,提升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各高校教育进入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而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就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理论基本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经济管理创新精神的培养大都是在教学课堂上进行的,因此,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是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选择。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1、顺应时展需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社会上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主要场所,应积极顺应时展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另外,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大量新建本科院校及民办高职院校逐渐增多,高校招生竞争比较激烈,为维持高校的持续运营,不免会招进综合素质比较一般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的培养,更需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2、有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工作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高校将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并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推进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学生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主要群体,课堂作为学生获取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其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质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清晰明确的表述给学生,还可以将实践中可能遇见的专业技能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全方位的学到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而在找工作时可以更有竞争力。

4、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会对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学校层面

高校应根据教育部要求,明确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要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关,力争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完善和整合校内外有效教学资源。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除了引进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完善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化的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接收新知识提供服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为在校教师提供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在岗培训;邀请经济管理类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以学校名义组织省内或国内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与本校教师互动交流教学经验,为本校经济管理类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多条途径。学校应积极寻求和企业合作的机会,共建实训基地。使高校教师能够到企业挂职实习,了解经济管理类毕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实际技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侧重的讲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内容。

2、教师层面

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正确且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的理论知识,采取设置问题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满足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继而将学到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教师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也要重视实践经验的传授。[2]教师应当慎重的选择教学内容,在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发展情况,摒弃课本中比较陈旧过时的内容,添加新时期的新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及时更新经济管理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拓展教学技能。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没有教学经验,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积极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上听课,学习教学技巧,拓展自身的教学技能,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经济管理类课堂的教学质量。[3]

3、学生层面

高校学生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大学生作为高校中最大的群体,要深刻的认识到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学习。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出新要求,在经济管理类课堂上认真听讲,形成良好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高校学生应对在高校的每个阶段做好规划。比如,在大一阶段,加强自觉性,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大学通识课程;在大二阶段,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在大三阶段,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选修课程,扩宽知识面;在大四阶段,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就业选择。只有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了规划,才能充实的渡过高校的每一阶段,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是有益的。

四、小结

本文从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性、意义及策略三方面对高校经济管理类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三方紧密合作,并有针对性的多措并举,进而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康永琴.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4)73-75.

[2]李晓君.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总会计师,2011(04)124-125.

[3]左小平.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1).

作者:高敏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