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济的教学设计探析
[摘要]经济专题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引导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科学分析经济发展问题、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课堂;多年的教学应用表明,KAID教学方法顺应了形势与政策课“三个贴近”的要求,显著增强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经济专题教学的特点,以工科院校为例,提出经济学专题的KAID教学方法,构建KAID教学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经济专题;工科院校
KAID、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是发挥课程作用的基本要求。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经济专题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一)时效性
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成为区域乃至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全球经济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数据不断更新,经济政策推陈出新,经济现象瞬息万变,因此,经济专题的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二)联系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公民都是经济的参与者和影响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地方的经济政策变化均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将来的职业规划受到经济发展趋势影响更加显著[2]。因此,经济专题不仅仅包含讲授经济政策和一般的经济理论,还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经济原理也能轻易在身边找到案例,因此经济专题的内容往往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等存在直接关联。
(三)政策性
经济专题的授课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包含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了解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掌握政策的基本内容,科学分析政策的影响过程是授课的基本要求;同时,学习和掌握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分析经济现象和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因此经济专题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四)思考性经济专题授课的思考性,是指引导学生科学分析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科学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思考,日常观察的经济现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掌握的知识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经济专题的特征,需要授课教师掌握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工科院校而言,避免出现忽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象,坚决杜绝形势课“谁都能讲”的误区[3],选配合格教师,熟练掌握国家经济政策内涵,主动联系大学生感兴趣的经济现象,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趋势。
二、KAID教学法设计
基于经济专题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作者多年来采用访谈和问卷等方式,在数百名大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KAID教学法.
(一)KAID教学法基本内容
KAID教学法包含四部分内容:(Knowledge)经济学知识的讲授。包括根据课程要求,理清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知识,讲授理论知识,一般来说这是经济专题教学的第一步;(Analysis)运用知识分析经济现状。包括运用讲授的经济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典型案例,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的导入、迅速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主动思考奠定基础;(Industry)结合专业把握趋势。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把握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做到课程教学与专业素质培养相互促进;(Demand)集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即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新、学科竞赛等需求,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二)KAID教学法实施
K-A-I-D教学法四个部分内容存在逻辑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按照K-A-I-D的顺序备课,但需要指出的是,K-A-I-D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互为前提,因此准确的讲教学过程应当是“K-A-I-D-K……”环状的结构,如在了解大学生学科竞赛、专业需求、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需求后,可以以此继续提取一些相关经济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K-A-I-D教学法应用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也可以以D(需求)为起点,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采用经济知识释义,然后解释现象,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对象、授课特征等确定K-A-I-D教学法的切入点和过程。最后,在K-A-I-D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讲授,不能偏离、更不能违背政策,这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KAID教学法的核心。
三、KAID教学模式的保障及要求
(一)经济与管理学相关学科的基础
鉴于经济专题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配备具有经济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便于分析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政策实施作用过程,建设稳定精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选择形势与政策课主讲教师时,不要拘泥于思想政治教育部的专任教师[4]。相反,如果授课教师缺乏经济与管理相关知识,则容易出现对经济政策解释不全面,分析经济现象及其与实际的联系不透彻,偏离授课目标。
(二)教学对象的专业及相关的产业背景掌握
授课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受众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将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则能显著提高授课效果。
(三)身边的经济学现象的搜集与整理
结合大学生的需求,注重搜集身边的经济现象典型案例,才能使得分析经济现象的过程更具吸引力,也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四)注重后续授课效果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课下积极思考问题,集合职业规划和学科竞赛等,持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象,把握市场需求。四、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正确看待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已经成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形式与政策课经济专题作为大学生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应当在宣传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基础上,以学生成才需求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只有不断优化KAID教学法,才能进一步满足形式与政策课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2016-12-03].
[2]冉欣,郭智芳.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节的优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6):116-118.
[3]谢丽萍,张强.“05方案”实施以来理工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状况和完善举措探析[J].教学研究,2016(1):77-81.
[4]耿进昂.提升形势与政策课育人效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2-43.
乔国通 衡连伟 马文婷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