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体化”教学理念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既切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和课程改革趋势,又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我国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已被广泛采用。一体化教学集“教、学、做”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事先创设的典型实践环境,使学校的教学与真实岗位实现对接,学生实践技能掌握迅速。实践中,我们对高职电类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一体化”教学在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具有应用性强、涉及面广、理论知识较难理解等特点。该课程是建立在高等数学与物理学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及电工测量等,要想学习这些内容,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推导能力,又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而目前的高职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原有知识储备少,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再加上该课程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入学伊始,新生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加重了他们的学习困难。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教学效果就不甚理想。教师若能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要突出岗位的职业性与现场性,通过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完成常见电工电路的安装、调试与检测,让学生提前了解将来的工作内容,体验完成一项工作的愉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业感情。
二、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电工技术》课程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要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尽量减少理论过程、删减公式推导、强化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工程实践应用为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对理论性强、需要纯数学知识推导的问题,只需用一种数学思想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推导结果即可,不必进行大量推导,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含糊跳过,否则学生会产生疑惑,甚至出现畏难情绪。
1.了解需求、确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并分解转换成一体化任务教学目标。理论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等;技能目标主要包括电工元器件的识别与认知、读图能力、接线能力,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电气设备的焊接安装与调试,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职业能力。
2.整合内容、设计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任务要将理论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每一项任务既要涵盖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又要体现其工程实用性,便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经过实际探索,我们将电工技术教学内容序化为5个典型的教学任务。
三、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把课程计划、教学任务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在设计好工作任务之后,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以小组形式制定完成计划,确定步骤和程序,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期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驱动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情境,模拟符合任务活动的实际岗位情景,用感官事物的认知和具象化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情感。1.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性格、知识水平、自学能力、操作技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依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每个小组内分工又要尽量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不同分配不同的任务,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掘其潜能。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项目任务,首先分小组进行讨论、查阅资料,然后进行方法对比与论证,最后协作完成任务。这样既完成了知识目标的学习,又进行了能力目标的训练,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2.成果展示、总结评价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组展示其成果,教师进行验收与评价。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完成任务的过程、结果及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陈述、展示与汇报。然后师生共同评判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对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总结和点评,总结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所获得的一些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点评各个小组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总结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程度和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变化。3.整理问题、归纳总结每一项工作任务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整理学生遇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对属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要在以后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深入浅出、各个击破;对属于职业技能方面的问题,则要带领学生再一次熟悉工作任务、强化训练、直至掌握。深入反思教学任务设计的是否合理可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还需作何调整?如是,方可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任务,力争达到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实际任务来创设“情景”,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将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和抽象难懂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职业素养。同时在一体化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讲授的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合理设计和提炼典型的一体化工作任务,正确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使得教师要不断钻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在整个教学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和面对面的解答,既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又便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在教师的关心与引领下成长。
作者:王瑞峰 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