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分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现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教材、教学和教育,明确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重点论述了影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探索和尝试的新思路。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换;社会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然是一门理论课,但是因其涵盖的知识点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该门课程也具备着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实效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深入思考。
1教材、教学和教育
1.1教材与教学。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选准教材会为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选择合适的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并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1.2社会学视角中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社会指导这样的学习经历的正式设置。教育主要有五个功能:(1)社会化;(2)社会控制;(3)筛选和分配;(4)对外来人员的同化作用;(5)社会革新和变化。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重要的角色。
2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现状
2.1师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认识。大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可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使得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访谈法,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情况。
2.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2.1教师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有着高度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也注意多种方法相结合,但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有待于提高。
2.2.2学生方面。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社会的特殊时期。社会学认为:青年完成社会化的标志是:(1)身体发育健全;(2)心理机能稳定;(3)道德感理性化;(4)人生观基本确立;(5)奠定知识技术基础;(6)走上职业道路;(7)经济上独立;(8)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大学生在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可以完成的社会化主要为其中的(3)到(6)点。现实中,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思想上的不成熟性导致其不稳定性,往往由于教师的授课水平以及教材本身的易懂性而忽略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和深入学习,从而影响人文知识的积累。
3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3.1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是指用于教学目的的由各种载体所表现的材料,如文字的、影像的、实物的、多媒体的等。在实践教学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教材大部分是以文字性的教科书来体现。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进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3.2影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因素
3.2.1主观因素。许多高校教师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上升到应该着手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同时大学生出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有时对问题的看法也容易偏激,没有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3.2.2客观因素
3.2.2.1缺乏体系转换的环境。、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要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必须添加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3.2.2.2评价课程好坏的标准不统一。一堂课到底上的好不好究竟由谁来评价?是教师自身还是学生或者是学校督导相关部门?这些都是相关的因素但都不是绝对的。所以评价课程好坏的标准应该多元化。
3.2.2.3学生考核方式有待改革。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考核方式还是通过试卷,这并没有体现出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的考核方式如果局限于传统的试卷,很容易抹煞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途径
4.1整合教材―――模块化教学。现代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是系统化。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基于社会学的这个观点,我们队教材在通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整合进行模块化教学。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应该掌握的问题。
4.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教师的个体素养及其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育价值观。另外需要重视备课、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式。
4.3完善考核方式。社会学中关于评分提出了及格/不及格评分办法、默契评分法和不评分等。对学生采取哪种考核方式可以从实际出发,但要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必须予以改革。
4.4教学资源合作。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不是一两个教师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5结束语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我们分析了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在转换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互动教学,争取实现教学相长,努力实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方面有一个很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意义重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高度重视体系转换,积极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王凤秋.教师职业能力[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11.
[3]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于忠智等.现代社会学简明教程[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5.
作者:王鑫 单位:佳木斯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