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建设论文 > 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探讨

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8 16:04:00人气:410

【摘要】为使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促进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就要把握现下的艺术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新时期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中,我们要舍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展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设置科学合理的民族声乐课程。

【关键词】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前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族队伍逐渐壮大,而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文明瑰宝,声乐艺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1]。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教育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同时也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对于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来说,它也面领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我国的民族声乐在现代的定义是:在传统的中国演唱艺术上结合西方的演唱特色形成的新的演唱艺术。但这只是狭义上的民族声乐,广义的民族声乐除了新时期产生的现代民族声乐,还包括传统的声乐艺术(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始终在不断进步。它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如今也越加系统化、规范化,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它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代的文化艺术与教育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要在教育理念和手段等方面跟上时代的脚步,以实现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各种艺术之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交叉与碰撞,民族声乐也不例外。因此,现代的民族声乐人才除了要掌握传统声乐艺术的演唱之外,还要掌握与其他艺术结合的具有跨界性质的作品的演唱。不过,目前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现代社会对民族声乐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遵循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教学观念,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声乐作品的演绎时也能了解与把握其他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如此,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提高。首先,教师应做好传统的民族声乐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方面取得好的成绩,打好基础,如此,他们才能在对民族声乐艺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对其他声乐艺术进行了解、探索与掌握,并将其优点为己所用。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他学为用”在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以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为主,创造出新的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为民族声乐的演唱添加更多的生命力[2]。同时,学生在掌握了其他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之后,也会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其次,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开展一些讲座之类的活动,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学习,更新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他们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高等民族声乐教育课程设置合理化

教育的改革要以观念的改变为开端,以具体实施为手段来达到革新的目的。在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步。目前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合理,无法满足现代民族声乐人才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1.以探索和传扬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为主,以了解其他声乐艺术及掌握其演唱技术为辅,让学生以本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其他声乐艺术与传统声乐艺术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全面提升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掌握。

2.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的教育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在对心理学、艺术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上要投注更多的目光。学校不仅要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还要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以免其流于形式,其次,学校还要注意这些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是能让这些人文课程与专业脱节,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否则不仅会影响这些人文课程的教学效率,还会浪费教育资源。[3]

3.学校在设置民族声乐课程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艺术的发展轨迹,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的设置。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只有把握了这种规律,民族声乐的课程设置才不会与现实脱节。而这种注重现实和科学的课程设置才会对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应与时代接轨,抓住机遇,在艺术的创新和教育的变革的背景下做出改变,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完善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民族声乐艺术的活力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李礼.论新时期我国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方向[J].艺术教育,2014,(05):66-67.

[2]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研究,2015,(01):144-147.

[3]孙春雷.高等音乐院校多元化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研究[J].音乐生活,2015,(12):87-88.

作者:魏潇潇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