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体化教学探究
摘要:中职卫校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与专业知识脱节现象,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数专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卫校;数学教学;专业知识
1中职卫校数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中职学校教学实际与教学大纲的规定相差较大,数学课程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现象,尤其是对专业课要求较高的医药卫生类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题。调查发现,中职卫校数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偏多、偏难,脱离专业和岗位需求。目前,中职卫校采用的数学教材大多是由高中数学教材删减而成,理论性较强,内容偏多,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2)不少中职卫校数学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可见,中职卫校数学教学与实际脱离,没有按照各专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2中职卫校数学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2.1意识缺乏,重视不足
虽然新课标对文化基础课程更加重视,不仅增加了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还适当增加了课时。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对文化基础课程重视不足。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是技能操作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技能,才能提高就业率[1]。专业课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文化课依旧边缘化,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数学课,但仅仅是为了完成新课标的任务,对数学教学关注不够.
2.2基础薄弱,学习困难
鉴于当前招生制度,中职卫校招生门槛较低,生源多元化,包括中考落榜的学生、考上高中但自愿选择就读中职的学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考生。这些学生在学习经历、文化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虽有较大差异,但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且厌学现象,数学学习尤为困难,如非开卷考试,学生挂科率较高。此外,由于学生看不到数学课程的显性价值,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因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教材陈旧,内容脱节
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受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现阶段多数中职卫校沿袭基础教育模式,使用同一本教材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近年来,虽然许多出版社发行了不少中职数学新教材,但总体而言不过是删减了一些内容,降低了难度,创新甚少[2]。此外,数学理论性较强,如果教材忽视了中职卫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脱节,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传统中职数学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4方法欠缺,兴趣不足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法低效,极易产生厌学心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脱节,学生觉得数学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学习数学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学习兴趣锐减。此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中职教育特色和需求,依旧开展传统教学,强调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既脱离学生学习实际,又脱离专业需求。因此,传统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学生学习困难重重,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信心,极其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数专结合,实现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3.1增强意识,育人为本
教育应以育人为本,职业教育要充分认识当前“重专业轻基础,重技能轻人文,重统一轻个性,重灌输轻主动,重知识轻方法”的现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做到学校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在中职卫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能力”的解读。中职卫校学生将来从事的是直面生命的工作,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中以仁心仁术治病救人。因此,中职卫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更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数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提高认识,在教学中渗透专业核心素养内容。
3.2分层教学,帮扶学习
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因此,在中职卫校生源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注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关注差异,分层教学”,实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评价分层。首先,在学生分层上,按学生学习兴趣自由组建数学学习小组,由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探究式学习。其次,在目标分层上,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由师生共同协商后制订。再次,在评价分层上,按照各小组学习任务进行相应评价,包含量评与质评,避免使用一张试卷测验的单一评价方式。最后,由于学习任务不同,各小组均可作为其他小组的学习引领者,一对一帮扶完成非本组探究任务。通过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教育教学的目标。
3.3编写教材,注重实践
实践发现,传统教材难以实现有效教育教学,需要编写校本教材,按照专业特点取舍教学内容,突显职业特色。若中职数学教材编写只是降低难度,删去理论性强、逻辑推导繁杂的内容,那么依然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相关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探索数专结合的途径尤为重要。数专结合教学内容可分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由数学教师编写,适用于所有专业数学教学,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主,可适当渗透兴趣数学内容;专业模块则需要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商编写,把数学知识与专业应用相结合,体现实用性。
3.4结合专业,激发兴趣
要将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在《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集合”的教学中,可结合药学专业学生特点,选用与专业联系紧密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现需采买药材,第一天购买了沙参、八角、甘草、山楂,第二天购买了山楂、八角、乌梅、白果。设A={沙参,八角,甘草,山楂},B={山楂,八角,乌梅,白果},求并集C,则并集C={沙参,八角,甘草,山楂,乌梅、白果}。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内容。在《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区间”的教学中,强调满足不等式a≤x≤b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叫闭区间[3],则可结合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内容进行闭区间教学设计。结合发热病人的评估要点中病人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热度(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4]。则满足区间37.3℃≤x≤38℃为低热,满足区间38.1℃≤x≤39℃为中等热度,满足区间39.1℃≤x≤41℃为高热,均为闭区间。综上所述,在中职卫校数学教学中,选取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用得到的数学知识,找到符合中职卫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数学教学方案,实现数学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及学生就业的有效对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路子,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文.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3(19):76-78.
[2]贾俊强.“数专结合”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0,9(198):59-60.
[3]张景斌.数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4]张淑爱,李学松.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作者:李柏婷 李卓然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