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审美心理教学探究
一、挖掘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情感体验在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音乐鉴赏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的是音乐的情感内涵,或者是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性。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情感内涵时,需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对音乐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包含了各种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乐等等。教师在教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时,应该帮助学生从音乐标题及歌词中去找到体验线索。有的音乐作品没有标题,那么学生既要专心欣赏,以主观感性知觉去体验,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目的、作品风格、表现特点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以准确的领悟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作为抒情艺术,音乐的内涵既丰富又深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情感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和音乐思想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乐感情。比如声乐作品中可以从歌词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从标题及文字说明去理解。有些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更加用心的体会作品情感,在反复倾听中根据直觉去细细体会。另外,还要根据音乐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目的、艺术特征等环节去鉴赏,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鉴赏到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来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恰当领会三个乐章的情绪变化,不但要给学生介绍贝多芬的创作目的、艺术特征,还可以结合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月光》时正经历失恋的背景,来了解这是一首他献给恋人的作品。当时他也耳鸣了,这两种打击让在将痛苦与失望情绪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该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在鉴赏《月光》时,也就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能力
音乐情感表现是作者在某种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础来表现情感内涵。所以,学生在鉴赏时应该充分发挥其想象、联想心理,以揣摩音乐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想象、联想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将这种声音形象转换也成客观世界的形象来进行理解。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的鉴赏问题。比如,在鉴赏《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旋律,并联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鉴赏水平来讲,他们通常会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来进行联想,很多都难以明说,更难以想象。故而教师在学生刚接触这首协奏曲时,通过乐器演奏效果与乐器使用、鉴赏乐曲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轻柔的弦乐颤音和长笛使人感受到如鸟叫般的美丽旋律,而引子主题中双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则给人带来一种花鸟共舞、春光熠熠的美丽画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娇细的,而大提琴则走出了浑厚的低音,让学生们对梁祝的爱情有更好的理解。这些感受都是要通过类比联想来体验。教师根据高中生的音乐知识来教授他们音乐理论,并不断引导他们通过联想来想象作品、体验情感,既净化了心灵,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鉴赏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审美心理来进行教学。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故而高中音乐鉴赏中,只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她们的审美心理实施音乐鉴赏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作者:俞大镇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