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校园文化论文 >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策略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策略 

日期:2018-02-20 10:31:16人气:1452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一、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在过硬的技术方面,更是在良好的综合素养方面。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多方面培养和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渠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由学校教育与培养文化圈,社团文化圈、寝室文化圈组成。在实践中往往忽视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与培养文化圈这一动态系统的综合平衡,造成这一文化圈不如其它两类文化圈活跃,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抵触。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把握活动的思想性,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外部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围绕学生专业知识设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专业课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理解。其次,通过建立健全的文化阵地和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可以照顾到学生合理的、多层次志趣和要求,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诱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已成为高校师生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把握住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握住以下几种类型: 1.咨询服务型: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中一项新兴的文化氛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新任务,帮助学生解除学习障碍、生活挫折、情感障碍、人际障碍等问题,引导他们树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现代健康观,以求身心的健康成长。 2.学术科技型: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高校的突出特点,强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围,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专业知识,提高科技能力,养成献身科技事业的品质。 3.系列讲座型:这种形式时间短、速度快,把热点、焦点及学科最新成果直接面向学生较系统地介绍,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深受学生欢迎。 4.演讲写作型: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这种形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争论问题,最后统一认识,澄清是非,既促进学生多读书看报、积累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思维和口才,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二)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原则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遵循内在本质规律,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知识教育原则: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栋梁,通过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含量,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转化不良倾向,使校园文化活动本身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到达寓教于乐的目的。 2.色彩系列的原则:校园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层出不穷,不单指哪一种活动,要做到长期有目标,近期有安排,总体有规划,具体有计划,使之具有连续性,保证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始终有新奇感,时时被各种活动所吸引,使校园文化活动切实达到预想的效果。 3.综合共管的原则:校园文化活动不能由哪一个部门或哪几个人包揽下来,而是由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实际,按照规律全方位统筹安排。 1.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必须始终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实现校园文化的高层次、高格调。 2.理顺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关系。第一,理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与高校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出发,服务和服从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理顺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主力军,在各类活动中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在各类活动中运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使校园文化协调发展。第三,理顺物质形态文化与精神形态文化的关系。前者包括文化景观和文化制度,是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后者包括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两者兼顾,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措施得当,常抓不懈,不断深化,才能必使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特殊功能,成为新时期社会文化的主流。参考文献: [1]子杰.简析人文修养的实践.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25. [2]徐春.自然与人文资源价值的重构――兼论山西复合资源的开发利用.晋阳学刊,2005-07-30. [3]王艳.我国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8-15. 作者:李洁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文化论文   公共文化论文   人文素养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体育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动漫产业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寝室文化论文   宿舍文化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书籍设计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价值取向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核心价值观   工匠精神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