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论文 > 优秀综合论文 > 企业凝聚力提升策略探究

企业凝聚力提升策略探究 

日期:2018-08-20 18:53:23人气:848

一、影响企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1.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各种奖励制度、惩罚制度、激励措施等。过度宽松的管理制度和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都是造成企业凝聚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管理制度过于宽松会造成部分员工过于散漫,忽视企业的发展目标,员工率性而为,个人行为不但不能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从而使得企业凝聚力降低。而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往往对员工限制过多,会大大地压制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逆反情绪,大大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也会降低企业的凝聚力。

2.领导素质

领导是企业发展方向的主导和决策者,好的发展策略需要各级管理者和底层员工来具体执行,领导必须员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发展的更好。企业员工大多不愿接受傲慢、粗鲁、对自己不尊重的领导。当员工无法得到尊重时,有才能的往往会选择离开,才能稍差的会选择消极工作,这必将降低企业的凝聚力。因此,领导素质会是影响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领导的个人品质和管理能力会影响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领导素质不但包括对企业发展的决策和远见,还包括领导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个人品德等。

3.企业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其构成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人际关系是决定人文环境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和谐的企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员工能够共同协作、团结互助,增强企业内部的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而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企业内部员工相互排斥、各自经营,部门之间只顾小集体利益,忽视企业的整体利益,势必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够在员工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员工都能够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信念和认知,这就形成了很强的企业凝聚力。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措施

1.主观意识上认识凝聚力的重要性

主观意识是决定行为方式的先决条件,企业主管对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意识是企业凝聚力提高的吸纳决条件。有了增强凝聚力的意识,企业主管才能在管理中才具积极的措施来强化企业的凝聚力,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激发每个职工的潜能,从而把集体的能力发挥到极大,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员工对于企业凝聚力的意识能够约束员工行为,使员工做到以企业为主,以大局为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在企业的发展中使自己和企业获得同步发展。

2.建立优良的企业精神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是对企业精神是精辟论述,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它把企业的每个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通俗易懂的短语来表述,比如,美国IBM公司的企业精神是“IBM就是服务”。企业精神是和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紧密相连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也会有变化,比如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每个阶段的企业精神都不同,1984年-1995年为“无私奉献,追求卓越”,1995年-2005年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2005年之后为“创造资源,美誉全球”。这反映了海尔每个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变化,在每个阶段,企业精神都成为激励员工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而努力的动力。

3.建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信心可以使人心里充满激情和活力,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信息对个人的潜能发挥都是很重要的。对企业而言,员工需要企业给予自己足够的信心,包括对企业能够满足自己生活保障的信心,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对企业领导能力的信心,对自己在企业中地位的信心等。有了这些信心,员工才能够对生活放心、对未来放心、对企业忠心、对工作尽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尽力。而员工对企业的信心的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需要长期培养,需要历届领导都悉心呵护才能建立起来。

4.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是大家的企业,每个成员都是企业的一分子。对企业的归属感能够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自己的得失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自觉献力献策。归属感的建立需要给员工们一定的民主权力。如果员工们对企业没有发言权,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提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员工就会对企业决策不感兴趣,变成企业决策的消极执行者,这会大大削弱政策的效力,会降低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领导虽然是决策者,但是应该能够倾听员工的想法,集思广益才能制定最科学的发展规划。

5.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

好的人文环境首先是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不同级别的领导之间都能充分沟通,和谐相处。因此,企业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员工之间是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如果存在利益冲突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员工之间要形成利益共享、利益均衡的局面,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协作。领导与员工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员工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因此领导的所有想法需要员工的协助才能实现,因此领导对员工存在依赖关系,领导需要充分的尊重自己的员工,才会得到员工的尊重和支持,自己的领导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不同层次的领导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中层领导是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的桥梁,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好的中层领导能够协调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把公司政策完美的实施,而素质较差的中层领导则只会期上压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压制和挑拨离间,从而激化公司内部的矛盾。企业领导不但要与自己的直属下属沟通,还应该保持与普通员工的沟通,以便了解和管理中层领导。

三、总结

沟通和协调是良好人文环境建立起来的有效手段。倾听是沟通的最佳方式,社会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存在较大压力,人们需要不同途径来缓解压力,心中的不满需要通过诉说来适度的发泄,员工如果得到领导的倾听,不满情绪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宣泄。而领导通过倾听可以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修正管理方式和政策的不足。因此,倾听常常具有消除矛盾、减缓冲突的神奇效果。

作者:孙长福 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文化论文   公共文化论文   人文素养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体育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动漫产业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寝室文化论文   宿舍文化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书籍设计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价值取向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核心价值观   工匠精神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