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融入
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传承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风貌。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应用措施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思政教育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导致工匠精神培育没能在高职院校受到充分重视。因此,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一、当前阻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目的是创新思政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新时代风貌的优秀职业人才。在思政课程中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培育,可以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风貌,使学生爱岗敬业、勤奋钻研,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努力奋斗。然而,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各方对工匠精神认识不足及外界舆论影响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工匠精神的培育没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限制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自身原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机制和普通高等学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基础专业能力的人才,其学生的接收标准更低,因此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弱、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闲暇时间很少有人投入到学科的钻研当中。生源质量的限制导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时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将重点放在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力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并且将工匠精神贯彻其中。
2.外界社会的影响因素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工匠精神的毕业生,应该在企业人才应聘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偏差。举例来说,近年来被炒得特别火的“996”工作制,就是企业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全面的一种体现。很多企业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指员工加长工作时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企业。基于这种观念,很多企业强制性地延长员工的工时,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担和压力。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也会严重降低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自豪感。而社会上这种观念的大肆横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造成了负面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义
1.转变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理念工匠精神十分注重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人才工作态度的端正,也要注重人才创新思想的激发。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应自觉主动地基于工匠精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优化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职能的转变。
2.加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深度通过思政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和良好职业素养。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较为单一,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在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应该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在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深度。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成长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可以从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节、建设丰富的社团文化、烘托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一个氛围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延伸工匠精神十分注重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它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育思想的升华和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时融入工匠精神,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延伸。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全面的。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除了要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外,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新性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还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雅.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6.
[2]孙亚红.高职院校基于传统文化依托“三课”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3.
[3]丁宁,张迎春,徐文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1):157-158.
[4]张宇.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耦合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0):60-61.
[5]袁颖璇.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68-69+73.
作者:袁彩霞 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