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论文 > 医卫类高职生教学改革策略

医卫类高职生教学改革策略 

日期:2017-04-25 09:49:11人气:800

[摘要]目的:调查目前高职生的厌学现状、表现与原因,探讨解决厌学的有效方法。方法:设计“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8名高职生自认为有厌学者176人,16名教师认为高职生厌学很普遍者12人。结论:高职生厌学比例高,厌学具有普遍性,玩手机是厌学的主要表现,课堂教学效果差是厌学的主要外因,针对厌学的主因提出了三项改革对策,对纠正高职生厌学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生;厌学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学生厌学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带来极大的危害,引起家长、老师、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一些教育科研工作者把厌学问题列入中国教育最严峻的课题之一,也是当前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设计“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358名医卫类高职生和16名相关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了目前高职生的厌学现状、表现和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革对策,对纠正高职生厌学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生厌学现状、表现与原因分析

本研究设计了“高职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每套问卷10个选择题,内容包括厌学现状、厌学表现与厌学原因三个方面。本次发放学生问卷358份,共计6个班,即护理1、2班、临床医学1、2班、口腔技术1、2班。本次发放教师问卷16份,发放问卷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100%。对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处理,统计结果(见表1、表2)。由表1可知,学生自认为有厌学者176人,占49.2%,经常有厌学者110人,占30.7%,中度以上厌学者247人,占69%,厌学时玩手机者有217人,占厌学表现的60.6%,教师认为高职生厌学很普遍者12人,占75%,这充分说明了目前高职生厌学的比例相当高,而且具有普遍性,厌学的主要表现是玩手机,这已经成为高职生学习活动中非常突出与普遍的问题。这与王美芹[1]、郑艳玲[2]、汤洪俊[3]、王爱琴[4]和王志堂[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表2可知,引起厌学的内因主要集中在“学不进”和“没有兴趣”上,两项合计占74.4%,引起厌学的外因调查中“课堂教学效果差”位居第一,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效果差”是引起厌学的主要外因之一,这与程雪松[6]、刘滟[7]、吴晶晶[8]、聂菊华[9]、林茂[10]的研究结果一致。

二、对策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调查显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差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外因之一。根据医卫类高职生的特点,笔者在英语、护理基本技术、固定义齿工艺处理三门课程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见表3),改革的要求是:(1)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落实到课堂,要求课改教师每堂课必须设计导读、导思、导议、导练内容;(2)教学过程由关注教的过程到关注学的过程;(3)每堂课尽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让每堂课学生有动脑、动手、动嘴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以前“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

(二)改革课程的教学设计。针对目前高职生厌学原因的调查结果,在护理基本技术、固定义齿工艺处理两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思路遵循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主任戴士弘[11]提出的课改原则:(1)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而不是以前的相互分离;(2)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而不是以前的以知识逻辑为导向;(3)课程的目标是突出能力目标,而不是过去的突出知识目标;(4)能力训练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而不是过去的随意做件事;(5)教学模式是边做边学,做中学,学中做,而不是过去的先学后做或先做后学。以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共计160学时,改革前理论80学时,实践80学时,理论与实践之比为1X1,改革后理论40学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120学时,占总计划75%,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共设计了40个项目,每个项目整合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项目,彻底改变了以前重理论轻实践,先教后学、学和做相互分离的现状。

(三)改革课程的评价与考试考核方法。针对目前高职生厌学原因的调查结果,在英语、护理基本技术、固定义齿工艺处理三门课程教学中,实施了课程的评价与考试考核方法改革,改革的方法是:(1)教学评价由以教师讲好为主到以学生学好为主,具体内容是对“教学评价表”进行了重新修订;(2)考试考核方法由理论50%,技能50%到课堂表现25%,理论25%,技能25%,作业25%,课堂考核被列为重点,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次考试定终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关芹,马晓凤.高职生厌学现象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31-132.

[2]郑艳玲.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17):146-147.

[3]汤洪俊.高职院校大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探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5):62-63.

[4]王爱琴.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3):9.

[5]王志堂.地方性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169-170.

[6]程雪松.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0(31):211-212.

[7]刘滟.基于德国双元制理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剖析及改善思路[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7-69.

[8]吴晶晶.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1(8):221.

[9]聂菊华.浅析当前高职大学生厌学情绪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2010(3):91-92.

[10]林茂.高职学生厌学现象与专业教学改革和改善学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165-166.

[11]戴士弘.模式的超越[J].教育与职业,2012(7):86.

作者:蔡斐成 席海芳 王臻鑫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