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开放教育论文 > 计算科学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

计算科学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 

日期:2017-11-20 02:06:31人气:1038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从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利用小项目设计和大项目设计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阐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比较困难,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而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创新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素质,以及善于发现和认识新事物的能力,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创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等的教育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增加了相关的课程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紧密相连的研究却很少[1],这对于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生自身发展都是不利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多门学科(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及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在理科方面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有较强的实用技能.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个新型的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很好地与专业课程教育对接,有必要对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体系进行大胆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探索.

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1.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按照专业方向大致分为2类:一是数学方向,二是应用数学方向.数学方向主要研究基础数学,而应用数学方向主要是以数学思想为基础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研究.大多数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致相同,而选择专业方向的偏重不同,有的学校重视数学方向,有的学校重视应用数学方向.为了发挥学校的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1)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2)增加学生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的比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3)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与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3];(4)引导学生学习当前的信息技术,拓展知识水平和视野,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准备.

1.2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教育相结合,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启发式、开放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学习兴趣.如通过微视频了解大数据,先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再给学生讲解,使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及时地增加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的技术[4]、学科前沿等相关内容,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强化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分析和解析几何等课程,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为学生的创业规划起到一定的作用;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创业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1.3利用小项目设计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分析、解析几何、C语言、数据结构和JAVA程序设计这些专业课程知识后,具备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第5学期第11~12周,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编程思想和数学思维,独立完成小项目设计.在小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Matalb数学软件或JAVA等编程软件,选择给定的课题,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电子地图设计、贪吃蛇游戏和数学建模等课题.小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编程的方法和调试程序的技巧,养成代码规范的良好习惯.在小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调试错误的程序.指导教师将引导学生如何调试错误的程序,帮助学生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培养修改程序的思维和方法[5],进而提高学生的编码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课本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结合起来.

1.4利用大项目设计提高创业与实践能力

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图形学、Linux程序设计、Web编程与设计和软件工程等这些实践课程后,通过第7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利用学过的基本知识进行大项目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完成项目,3~5人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如网站的设计和聊天软件等有市场需求的课题,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服从小组组长的任务分配.大项目设计严格按照软件公司的开发流程和标准执行,每一个开发阶段都要求学生提交相应的成果物,并对每一阶段的成果物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规范问题、程序测试和实验报告等.验收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通过这样规范的流程,使学生掌握在企业团队中如何完成一个项目,最后进行项目答辩.这对学生来讲,相当于作了一次全方位的仿真项目,提升了项目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效果较好.整个项目教学不但帮助教师推动实验课程改革设置,使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爱好、薄弱环节和强项[6],针对学生这些特点,设计出既发展学生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还能让教师一同参与并得到了成熟的产品,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与多个软件公司合作,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6-7].在软件实习、数据处理实习及毕业实习时,提供给学生多个公司,并简单介绍各公司的工作特点,由学生自己选择公司实习.公司提供一些小的项目由技术员带领学生完成,学生主要做软件编程、网页设计、数据分析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这些实践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的,所以积极性比较高,因此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选择大数据处理的学生,通过在公司对一些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对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提高了数据挖掘和数据处理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与公司合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又可以为公司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软件公司自身也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在与企业合作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建立校内实训基地[8],如在专业综合实训、创新综合实践及课程设计等短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请公司技术员或者往届优秀毕业生回学校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技术员提供的课题选取自己的训练项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实训内容,项目确定后按照指导教师安排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在毕业实习期间,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合作的软件公司实习,软件公司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良好外部环境,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项目开发的流程,为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的学生毕业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直接与合作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或者被合作公司推荐到其他相关企业就业.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结合软件公司的真实项目确定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更具有实际意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师也会到IT公司进行锻炼,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同时也了解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并将自己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因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将更好的教学理念和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方法灌输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结合社会需求开展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只有深入到企业,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了解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指明创新创业的方向,也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9-10].

3结束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新型的复合型专业,本文阐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制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利用小项目设计和大项目设计等措施,学生的理论基础越来越扎实、雄厚,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越来越强,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104-108

[2]王尚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电脑迷,2017(9):130

[3]张水胜.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8(10):42-43

[4]吴孙勇,薛秋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7(6):128

[5]丁永胜,张水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项目教学法[J].高师理科学刊,2017(7):78-81

[6]周晓晶.开展3+1培养模式科学地发展地实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J].大学数学,2012(4):155-158

[7]王佣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10):79-81

[8]盛梅波,汤鹏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7(10):79-81

[9]张水胜,宇世航.以就业为导向的信计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2):73-74

[10]段炼,方贤文.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4):100,104

闫文达 张水胜 齐齐哈尔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