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浅析成人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对策

浅析成人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对策 

日期:2018-02-08 09:21:56人气:1691

一、我国成人教育异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成人教育决策者、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分离

成人教育的决策决定了成人教育实践的开展与理论的研究方向,任何一个决策制定的前提都必然是一个成熟的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实践的开展。然而在成人教育中存在着理论研究主体、实践推动主体与决策主体三位分离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决策者都不仅仅限于某一个主体,而是按照一定规范组合起来的团队,成人教育的决策也不单单是由成人教育理论来决定的,同样需要适应既定的社会条件、经济现状与文化因素,还要适应纷繁复杂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因此,对于成人教育异化现象的出现,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成人教育实践者和成人教育决策者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首先,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着理想主义的现象及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事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研究者,对于成人教育理论的研究多是基于对国外文献的引述,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实践中去,直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实践的切合性较差。其次,成人教育实践者中真正成人教育学专业出身的学术人才少,在开展成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只能凭借已有经验,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解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再次,成人教育决策者一般出于教育大局以及普通教育的视角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行决策,缺乏对于成人教育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对于成人教育的指导更是有宏观而缺微观。

(二)学历之风推动成人教育的功利化

成人教育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学历成为衡量个体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性指标,升职、就业、转调、提薪都无一例外的与学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历之风愈演愈烈。成人学习者中在职人员或者是准备就业、转岗、待业的人员占多数,他们参与成人教育的目的多是为了生计、获取工作以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外在动机往往高于内在动机,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既定的功利性的目标。成人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为满足学习者功利性的需求,往往将培养的重心放在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上,通过函授、自考、远程教育、资格证书培训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满足成人对于学历与技能认证的需求,而忽略了引导成人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教育。成人教育本应是引领成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但却变主动为被动,为满足成人对于学历的片面追求而办教育,把学历、技能鉴定作为衡量成人学业与知识增长的重要指标,忽视成人真正的主体性的自我需求与其内在动机,使成人教育变成一种规训的教育。

(三)成人教育精神内涵的缺位

成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指出,“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名声,取利禄而已。”在他看来,教育应当为明诚而进。在终身学习理念大力倡导的背景下,成人的自我完善成为重要关注点,社会对于成人教育的期待值也不断地增加。然而,在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深刻的隐患。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等思想盛行,成人教育的理念、精神文化等正遭受侵蚀。现代意义的成人教育发轫于西方的工业革命,源于对生产效率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以技能为中心的劳动者素质需要不断提升,这有赖于对成人的继续教育,以适应迅速提高的生产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从一开始就与资本追求利润的功利性诉求相关。现行的成人教育对成人精神内涵的培养还尚有缺失,对成人生命完满的追求并不重视,而是一种片面的知识教育与单薄的学历教育,存在精神内涵缺位的现象,由此导致成人教育实践中对成人自主性及内在需求的忽视等现象出现。  

二、对策

成人教育作为引导成人生命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教育形式,担负着引导成人成长与自我概念不断完善,引导成人自由生长的责任。那么成人教育首先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

(一)关注成人的独特性

桑代克在其著作《成人的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了人的学习能量永不停止,成人的可塑性或者可教性仍然很大,25岁之后仍可继续学习。成人拥有独立的自我概念、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成熟的心理水平,这让成人教育独立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富有独特性。首先,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成人并不像儿童一般是一张任意涂抹的白纸,而往往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比较和思考来接纳新的知识,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其次,成人往往更切合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学习,对此,成人教育应适应成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以促进成人更好的发展。再次,成人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较低,这让成人容易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人教育应针对成人的特性,本着每个成人都能学好的理念,创新理论以激发成人学习的欲望与潜能,从而帮助成人更好的自我实现。因此,成人的独特性是需要得到高度关注的,这不仅有利于帮助成人更好的生活,更有利于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二)重视成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机能和属性,鉴于此,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师生之间是“主客体关系”或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不合理观念,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正确对待师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教学活动其实是教师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可能因为学识、阅历等不同,双方的地位会有所差别,但是双方的主体地位不可抹灭。成人经过生活的阅历而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并且经验各异、各有所长,因此应充分挖掘成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优势互补,从而帮助成人更好的学习。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成人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成人教育活动中,成人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成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经验等都要得到相应程度的尊重,祛除对知识唯命是从的态度。独特的个体就应该得到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对待,使成人真正地了解和体察自己的内心,用心感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统一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

(三)关注成人的生活世界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知识修养和文化素质不同,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的不同,每一个成人个体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内在诉求与外在表现。成人教育应关注成人的内在需求,追求超越理性的心灵的完满,真正满足成人自我完善的需求,带给成人超脱于简单生存的灵魂上的熏陶,赋予成人以真正的精神内涵以及哲学素养,引导成人进入真正有“我”的世界。在实践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应关注成人真实的生活世界,让他们能够感知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成人教育实践中,既不能一味地强调教育为现实社会服务,忽视个人的心智发展和内心的完善,这样容易陷入“功利化”的泥淖;相反,也不能转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关注个人的成长而忽略社会需要的“理想化”取向,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成人教育要关注成人的生活世界和内心感受,真正理解和呵护成人的心灵。真正理想的成人教育应当把个体的发展放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带动社会的长久发展。因此,成人教育既要服务于成人又要服务于社会,在个体和社会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的成人教育才是最本真的成人教育。

作者:刘雅婷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