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策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已开办成人教育30多年,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积淀了深厚的成人教育文化底蕴,为成人教育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总结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近年来成人教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对成人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成人教育取得的成就
近6年来,我校成教开设专科专业39个,本科专业28个;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共18159人,现有在校学历教育学生23955人。培训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开展各级各类培训项目24项,2010年1月―2014年9月,完成各级各类培训65240。其中茂名中学教师岗位培训9100多,茂名、阳江高中教师职务培训18300多;完成茂名农村中学教师置换培训556;举办茂名市中学校长培训班6期,共培训中学校长400;举办茂名市中心小学校长提高班2期,共85;举办茂名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班3期,学员188;完成茂名市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培训275;举办广东省中学校长高研班2期,共96;举办茂名市大学生村官培训628。完成“百场培训下基层”项目,培训7360;完成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机关干部培训7283;举办了湛江港油汽储运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40人;全国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及培训23416,教育学、心理学两课补修9期共4148人,此外,还有若干个类型的短期培训班等等。6年来。我校成人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逐渐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声誉和影响日益扩大。
(一)拓宽办学渠道,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对成人教育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制定了学院近期的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规划,推动了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和蓬勃发展。近6年来实现了办学规模5连增,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22%,最大增长速度达到47.25%。招生实现连续4年增,年平均增速达到27.57%,最大增长速度达到37.22%。不断拓展培训项目,培训种类由2008年的8项拓展到2013年的16项,增长了一倍。培训规模在2008年-2010年这3年间出现较大震荡,2009年比上一年增长115.76%,2010年比上一年下降40.92。2011年-2014年的4年间基本上处于较稳定发展态势。从总体看,我校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均已具有较大规模且呈增长势头,基本上实现了与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格局,走了上良性循环之路。
(二)加强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日益规范
学校先后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教育管理规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管理办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教育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12个,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三)加强监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严格管理,有效控制。四年来我们加强专家听课小组活动,强化教学监控。俗话说: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求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建立了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听课评议小组,按理工、师范、经管等不同学科组随机听课、评议。四年来,我们听课评议小组成员对1500多进行了听课、评议。多数教师备课认真,理论联系实际,讲课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学生反映较好。从2013年开始,我校建立了教学工作自我评价机制。分期分批对校外所有教学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水平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工作。2013―2014两年已经完成了24个校外教学点的教学评估工作。我们以评估为契机,深入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对教学点的全面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通过做好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估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我校成人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于我校在继续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继续教育学院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扬和肯定,得到合作办学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赞誉,还被省教育厅授予了教师培训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二、成人教育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校成人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各类结构上还存有一些不足。
(一)总体结构分析
对我校近5年本专科总体结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见:
(1)我校校外教学点从数目上看,2012年有大幅增长,以后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招生时发展到52个,教学点分布偏多。从办学层次上看,少数为仅招收本科或专科层次,多数为本专科并举。从地域分布看,茂名、东莞、广州、佛山分布较多。以2014年招生为例,依次为茂名10,东莞9,广州7,佛山4。地处发达珠三角的一线城市深圳教学点偏少,2014年为3个,招收总人数共151人。
(2)在总体层次结构上,专科规模较大,本科规模偏小,近三年专科生大幅度增长,本科徘徊在1600多左右。
(3)我校每年招生专业数本科控制在20个左右,专科控制在40个以下,从总体上看,结构控制是基本合理的,但专业人数分布状况却不理想,不足30人的专业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本科,专业分散情况更加突出。具体到教学点,分布情况堪忧,我们将在后面给出进一步分析。
(二)校外教学点结构分析
近5年来,我校校本部每年招收成人学历教育学生基本上稳定在300多人,所占比重很小,其结构分布对总体结构影响不大,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校外教学点的相关结构。因为我校规定每专业招生要在30人以上并开班授课,所以按30人以上、11―29人、10人及其以下3个数量级统计计算了近5年我校校外教学点成人教育本、专科结构分布。结果发现,专业很分散,差不多50%以上的专业在10人及其以下,本科尤为突出,不少教学点一个专业就几个甚至一个学生,这给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一)教学点分布及其规模、结构的优化控制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有较充足的生源市场,我校在广州、东莞、佛山布点较多,但其中一些教学点规模偏小。应继续保持教学点稳定,适度扩大教学点在学学生规模。深圳教学点偏少,应加强生源市场和社会需求调研,开拓新的教学点;在招生专业上与其它高校错位竞争,开办我校特色、优势专业。关于校外教学点规模和专业结构,笔者应用经济学中的量本利分析模型给出数量分析,然后提出有关建议。根据量本利分析模型:办学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我校成人学历教育举办专科和专升本,学制均为3年,缴学费年限为3年。校外教学点将每生每年学费的30%交我校,70%留教学点。因此,教学点办学收入=每生每年学费×3×学生人数(设为x)×70%。其办学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如教学场地、办公场地投入(或租金)、办公设施购置等。变动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教师授课课时费等。下面以1个教学点开办9个专业为例试算教学点办学盈亏平衡点(即不亏不盈的最少学生数)。通过对教学点进行了解,为满足教学必需,至少需要3间教室、1间机房,1间办公室和必要教学办公设施,每年至少需要投入150000(元),3年共计450000(元)(固定成本)。至少需要3名人员:1名主办者,1名教学管理人员,1名招生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工资平均以50000(元)计算,3年共计450000(元)。课时费,按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专业理论课有456、472学时两种,其中公共:(除个别专业外)一般72学时,专科理工科458学时,其中公共课92;师范:450学时,其中公共课108;经管文科类450学时,其中公共课84学时。某些公共课可以各专业合班开课,据向教学点了解,各类课程课时费平均按每学时70元计算,本科按470学时,专科按450学时计算,本科课时费=70×470×9=296100(元),专科课时费=70×450×9=283500(元),则本科总成本=450000+450000+296100=1196100(元),专科总成本=450000+450000+283500=1183500(元)。按广东省现行收费政策,一般高校的成教学院本科专业每生每年学费3200元,专科专业每生每年学费2800元,上交我校30%后,本科每生3年学费收入6720元,专科每生3年学费收入5880元。由此,盈亏平衡点的学生人数为:本科6720x=1196100,解得x=178(人),专科5880x=1183500,解得x=201(人)。这里只考虑了1个年级,这是因为要考虑生源市场变化,教学点的一些不可预见开支没有计入。为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维持教学点运行且不亏损,在计算最小在学人数时须留有余地。根据上述计算,笔者提出我校校外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又确保办学效益的一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优化策略是:开办10个左右专业,平均每个专业30名左右学生。如果连续几年能够实施该策略,教学点就能形成结构良好,质量有保证,效益可观的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与高级技校的合作
在我校校外教学点专业结构分布中,专业人数集中的主要是高级技工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这些教学点的规模也较大,已成为我校成人教育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高级技校和高校通过合作实施双证教育,可大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能力,达到互惠共赢,因此深受高级技校校方和学生欢迎。在对教学点进行水平评估时我们发现,高级技校的教学点管理规范,质量有保障,这是我校近年确保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进一步加大与高级技工学校合作的力度。
(三)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内涵建设
由于从1999年以来,我国全日制高等教育连续多年扩招,成人教育生源市场萎缩,专业分散的情况难以改善。面对这一现实,应多种措施并举。在加强教学点和专业结构规划与控制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特别是逐步开发一些网络课程,使专业分散的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能够以远程学习方式完成学业,确保成人教育质量。
作者:汪富泉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