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
摘要: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在职检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群体间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既能满足成人教育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能促进学生间开展协同合作,从而将学习动力内化,实现主动学习。
关键词:成人教育;医学检验;个性化学习
1医学检验成人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医学检验成人教育的对象大都是来自临床检验科的一线工作者,与全日制在校学生相比有以下特点:(1)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历、学习层次结构复杂多样。(2)学习动力差异大。虽然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获取知识、增强自身技能,但积极性与主动性差异明显。(3)学生年龄差异明显,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4)学生主要是边工作边学习,集中课堂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在社会资源占有、身份收入、内在修为等个体方面的差异性,导致群体间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4]。因此,以碎片化、移动化、可视化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更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更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和教材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形式的学习方式供学习者自由选择[5]。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正促使传统教育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开放课程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成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没有解决好个性化学习和传统教育教学的冲突问题,没有将线上的个性化学习区域和互动区域应用到课堂模式中来等。本课题组借鉴翻转课堂、慕课的优势,提出了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
2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实践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牢、更好,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美国学者Armstrong指出,有效学习的教学形式应当因学生而异,不应该一成不变,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有效学习,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强调个性化差异,以因材施教为最终目的,分层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
2.1学习者特征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我们从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不同模式、特性及偏爱的方法,可分为感悟―直觉型、视觉―言语型、活跃―沉思型、序列―综合型[2]。而学习能力决定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程度,也决定学生自学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学习之前要求学生登录学院在线开放平台,通过相关表格对自己进行特征分析。
2.2个性化选择学习路径
2.2.1学习路径设计
在学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有针对性地设计多种学习路径。对于视觉―言语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任务驱动式学习路径:教师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提出岗位任务,学生边进行岗位工作边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视觉―言语型、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可选择目标驱动式学习路径:教师结合临床案例提出问题,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相关问题。对于序列―综合型、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可选择系统型学习路径:教师按照教材章节安排顺序,由浅入深组织学习内容。另外,还设定自选型学习路径,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自主选择。
2.2.2组建教学资源
本课程组所有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本课题组建设的院级精品课程、院级开放在线平台等,也可与兄弟院校共享资源或购买商业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需根据教学目标确保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考虑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以成人教育医学检验专业(专升本)生物化学课程中“血脂与血浆脂蛋白”教学内容为例,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2.3个性化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前期的测评,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路径展开自主学习。不同的学习路径,教师会布置相对应的学习任务或讨论主题,学习路径相同的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相关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完成教师事先设定的练习(即“关卡”),“关卡”设有高、中、低不同级别,学习可根据自身情况个性化选择,只有顺利通过“关卡”,才能进入下一个主题进行学习。由于成人教育学习者自身情况差异明显,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要点,而学习较慢的学生就会得到教师在线一对一的指导以及小组中其余学生的帮助。
2.4个性化指导
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将要讲授的知识已基本认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可以采用课题测验对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解答反馈集中突出的问题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通过组织学生按组别完成学习汇报。在该过程中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聆听并记录学生学习的难点,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
2.5总结、反馈
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得所想对课程提出意见与建议,从而不断对该学习模式进行调整及优化。
3考核评价
3.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分为期末测评和平时表现两方面。期末测评采用笔试的方式,分为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等题型,总分100分。平时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每个“关卡”的得分情况)和课题小组学习交流的汇报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打分。
3.2学生自评
学生会根据自己在各“关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为自己在这门课的表现打分,该分数经过教师的认可后,会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自我评价。
3.3组内互评
学生在开展协作互助学习时,小组内成员之间会加深了解,通过发放“学生学习态度评价表”在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展开互评,充分了解学生展开有效学习的积极性。
4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基于有效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既能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分层递进式学习,又促进学生间开展协同合作,从而将学习动力内化,实现主动学习,获得适合自己需求的教学体验和知识能力[6]。个性化学习的理念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一致的。作为一种理想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需灵活运用教师、空间和时间3种资源,创造灵活的学习环境,利用好技术。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个性化学习必将会为成人教育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为终身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洪艳.个性化学习理念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5(8):46-52.
[2]孔晶,郭玉翠,郭光武.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6(4):88-94.
作者:陆璐 宋超 洪素丽 张晶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南京市浦口中心医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