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实训教学思考
摘要:指出了水力学实训是水利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高职教育如何摆脱传统的大学、中专教育模式,组织全新的水力学实训,满足学生就业、发展的双重需要是高职水力学实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的探索,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改革水力学实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水力学;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跟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一路走过来的,全国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百的都是当年各地的水利中专学校和水利技工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在教学管理上,一方面在模仿高等教育中本科的做法,另一方面继续沿用了原来中专时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此,笔者就以水力学实训教学为例作简单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为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特别是水利类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2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壮大等过程,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具有其独特的职业属性。(1)就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职业针对性,即一个专业针对一个职业行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在相对应的行业从事相关的专业,成为相关行业的蓝领―――高级技工,成为相关行业生产中的工人骨干。(2)大众性。高等教育基本点是精英教育,培养有高深学问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一样,跨度相对更大,主要培养适合于行业发展要求的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或高技术领域的技能人才,是一种对于大的技能的普及和提高。(3)产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特点,每一个专业需要有一个职业行业支撑。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对学生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任务,因此,相应的产业性更强。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重职能,必须三头并进。(4)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性、大众性、产业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必须向社会开放,依托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利用它们的基础设施和职业工作环境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开展全日制的职前教育和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推向社会,实现健康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通过进一步和高等教育对比,认真总结和分析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3)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专业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实现职业优先,技能第一。(5)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途径,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改革水力学实训教学的对策
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结合水利类专业自身的特性,要搞好水力学实训教学必须全面改革,具体来讲就是要采取以下对策。
4.1立足生产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理念
水力学实训课项目设置全部沿用了大学和中专的教学模式,以验证水力学原理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水力学理论的理解,忽视了实训内容的更新,忽视了教学和生产的对接。因此,高职教育中,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从理念上进行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向生产要项目、向职业要项目。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减现有的水力学原理性实训,减少原理性实训过程用动漫视频去演示这些原理性实训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论课中完成教学。二是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水利建设、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对水力学实训的要求,精选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生产技能,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零对接。三是采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将企业行家能手请进校园指导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带人生产经验,同时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送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要求,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学习实现技术。
4.2立足竞争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水力学实训教学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彻底的改革。目前的水力学实训教学百分之百的都是验证水力学原理的实训,通常是实训老师编好实训任务书,示范性地做一次演示,接下来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过程,并计算时效性结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生产的实际需要,必须大胆地进行改革。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立足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按照市场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水力学知识,自己编制实训任务书,自己完成实训过程,相互评定实训成果,最后得到结论。在学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给出最后的结论,这样让实训融入生产、生产指导实训,真正教学、生产两结合。
4.3立足专业搞实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水力学实训教学应该说专业不同,其要求不同,如何满足各专业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水力学实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水力学实训课教学人员,要认真研究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生产中对专业的要求,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要办好三件事:一是把水力学原理实训改为工程实际需要的项目实训,直接让教学为生产服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把实训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做改为实训老师出时效性任务和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实训方案,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成果,指导老师评定实训结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三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工程现场做实训,为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自觉地、认真地学习实训技术。
4.4立足发展搞实验,改革传统教学管理
水力学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完成这样一个目的必须围绕教学搞实训,围绕职业发展搞实训,具体的讲就是要变现有的实训室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开展水力学实训,特别是生产性水力学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训能力。一是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进行拓展实训。特别是解决生产难题的实训,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二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假期和业余实际参加校外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早日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过渡。三是教学实训与竞赛实训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认真完成课内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全国、全省的职业竞赛活动之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劲风,胡嘉堂.环境科学专业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大学教育,2018(12).
[2]孙杰,张寅,王俊.在“水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J].科学文汇(下旬刊),2018(9).
[3]候保林,李志.提升高校水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贺荣兵 龙振华 桂剑萍 杨如华 何姣云 单位: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