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日期:2018-08-10 03:39:25人气:1329

摘要:近些年来,国外先进的科学观念以及创新的设计理念已经在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中慢慢的渗透到课程教学领域里。此种环境下,一直沿用的学院派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已跟不上当下教育界的新变化形式。所以,在对沿用的模式发扬和继承的基础上,工作室制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就此被提出,并且建筑教学的发展方向正在被努力的探索中,探索中的建筑专业新教育模式,可以在提升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关于企业的对接意识也已充分的拥有。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模式;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传统教学模式的沿袭

国内所沿用的传统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自于欧美,这个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其学院派的产物,此种教学模式也是在长期实践下获得的成果,建筑学专业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基础技能的训练以及课程教学的结果相对比较重视,关于该专业的知识方面,传统的模式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缺少对学生创造能力上的培养,这使得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并且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影响,还不利于调动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现如今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条件都已经变得更加优越,所以还要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并且关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升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2教学计划的强制性

目前为止,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强制性的教学计划。因受教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对于制定好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严格的在教学过程中执行,这使得不管学生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规定开展教学,根本不能够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一直遵守教学任务来对课堂进行教学组织,对于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比较薄弱,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听教师讲课,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占有主体位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被约束的,该专业的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的阻碍师生之间的相互发展。国内高校的建筑学设置为五年来完成该教学的课程体系,其基本体系有:建筑构造、结构、材料、物理等,不过这些课程与建筑设计方面一直没有达到很好的衔接,同时,在课堂讲授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对相关的内容展开有效的整合,这就更加大了与建筑设计的实际项目本身的差距。

2工作室教学模式概念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该教学模式不是以教室为单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工作室为单元,以开放式的形式把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以教室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在学习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实践项目设计中提升其专业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负责人通常是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导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所接到的建筑项目引进来,使实践与理论真正的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在企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来完成学生综合性专业的训练。因工作室教学模式对项目开展的时间条件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实践训练上更偏向于短期的专业化项目,通过对激励机制有效的运用,使学生面对复杂以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能够有能力、有信心的完成工作任务。

3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3.1开放式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替换封闭式教学模式

近些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与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认识已经很普遍了,目前的建筑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办学趋势,建筑学方面的人才市场也已经日渐稳定,已经脱离了过去几年建筑学方面人才短缺的现象,相关的单位对于用人的标准要求以趋向理性化及严格化,并且对于所用人才的基本功以及应用能力都有了较高要求,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直接在实践项目中开展工作的高要求。所以,建筑学专业在对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更新换代,使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丢掉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及理念。想要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优秀的建筑师,不只是要拥有文学素养以及艺术修为,在项目工程方面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技术能力以及优化创新的能力,并且自身还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以及应用性,而封闭式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完成上诉能力的培养。

3.2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替代课程式教学

相关负责人通过以工作室为单元来进行项目的承接工作,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并且还能够与企业的需求相符合,这种教学方式就是项目加上工作室的模式,关键以项目为载体,将其与工作室有效的联合在一起,从以下几方面体现:第一,可以在工作室中开展项目运作,这样做可以把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以及主观的能动性更好的激励出来;可以合理的使用工作室提供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教师共同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指导引领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企业项目,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的项目中有成效的学习,进而取代了课堂教学中的模拟化的项目训练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加有利;第三通工作室平台的有效利用,可承接相关项目,不仅项目的来源得到了保证,也能够保障项目顺利的完成。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让项目有了很好的平台;有了理想的环境;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有了优质的教学标准,通过这些有利条件,能够实现学生与项目、标准、文化等方面的有利融合。

3.3互动式教学替代讲授式教学

开放式的工作室教育环境中,关于互动式教学对于教学行为的看法与讲授式教学不同,它把教学行为看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交流活动,通过对项目有效的运用来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授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在原有的师生关系上建立了一层伙伴的关系,这是工作室在师生关系中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这种新形式的结构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中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对学习的主题进行确定了同时,按照教师承接的项目,适合学生共同对此项目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让学生能够更直接的在现实的环境中与实践项目展开互动。此外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作为一名有力的组织者,能够在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情景,以便于学生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的带着问题共同进行学习探讨,还能自主地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通过多种方法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如角色互换、对方案进行评论、辩论讨论等方法。这种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中,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3.4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模式

建筑学专业以工作室为单元来承接项目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更好的共同培养学生,工作室为建筑业教学提供了模拟企业环境以及真实的工作流程,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与创新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实现了培养建筑设计师的目标。把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建筑学课程的关键点,重视实践项目的课程教学,使其与企业达到直接交流与互动,使学校与企业更好地深化合作,最终实现该专业教育与企业的服务零距离感。

结束语:

工作室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依托企业,通过项目化加上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方面的教学改革有着推进作用,完成了实践项目与课堂相融合,课堂中更好的融入企业的标准以及文化。建筑学专业教学应用以工作室为单元的课程体系,不仅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升,课程教学的形式得到了灵活的运用,通过实践项目教育运用在人才培养上,使得建筑学专业与企业实现了更好的对接,从而给建筑学人才的培养上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卓F.建筑专业教育趋势之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第2期

[2]邵郁,邹广天.国外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及其启示[J].建筑学报,2008,第10期

[3]张晓瑞,郑先友.基于WORKSHOP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第3期

[4]张卫,蔡云峰.关于中国建筑教育中设计类课程教学交流的探讨[J].华中建筑,2008,第4期

[5]汪正章.重在过程:考察美国建筑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第1期

作者:董峻岩 臧银玲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工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