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入学教育论文 > 年级工作组模式下的大学生入学教育

年级工作组模式下的大学生入学教育 

日期:2016-10-16 15:30:38人气:960

高校学生群体随着“95”后到“00”后的转变,学生群体也出现了鲜明的变化和特点,传统教育难以全方位满足学生的需求。要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心理、成长规律及需求等特点,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持续不断地将学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切入口。

一、大学生(尤其是“00”后)思想特点分析

“00”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成熟的阶段,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一些西方价值观都对他们有较大冲击。整体上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思想积极活跃,明辨是非能力不强“00”后成长中接受到了各种各样信息的影响,他们对待新鲜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相对而言个性比较张扬、自我意识较强、敢于创新但批判意识较强,有强烈的“成人意识”,但缺乏成人所具备的独立生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心理诉求和问题日益突出“0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没有吃过苦。因此他们抗压能力差、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主要表现为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差、脆弱敏感、缺乏吃苦和敬业精神。但他们承载的家庭期望值较高,根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和频次上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

(三)人际交往能力需求普遍较大“00”后学生群体对于各类社交软件应用十分广泛,线上活跃,线下缺乏交流。这些虽然满足了学生网络社交和信息获取等需求,但也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让他们失去了如何在现实中人际交流的能力[1]。

(四)安全防骗意识普遍偏低“0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安定的环境中,从小接触的环境相对简单、纯洁,缺乏防骗之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近年来各种上当受骗、误入传销组织等的学生不少,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防骗能力,也给高校入学教育带来挑战。

(五)“品牌效应”的影响,强调个性,攀比心理较重“00”后个性相对张扬,喜欢时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受到“品牌效应”影响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服装、化妆品等方面追求品牌,在外貌,装备等方面关注度也逐年增高,甚至有的学生出现盲目攀比,不良校园贷、网络贷等超前消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这些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正确消费观、价值观养成。

(六)对专业学习存在困惑,个人成长目标模糊大学学习相比高中而言更加多样和灵活,教师更加偏向于在传统基础知识讲解基础上,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初入大学学生对这种教学的转变难以适应。同时,有的学生由于对专业不了解等原因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个人成长目标因为动态变化、学生和家庭多元化与差异化等原因也比较模糊,难以明确,给家校共育带来挑战[2]。

二、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把握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3]。现阶段大学生呈现以下特点和成长规律:

(一)分流结果后的学生群体特点1.保研意向学生群体调查研究发现,保研学生群体基本成绩排名前两学年保持在前百分之十。第三学年他们会努力保持排名,同时参加各类课题研究、科技竞赛等活动,该部分学生科研和科技竞赛等经历更加丰富。2.出国流向学生群体通过深入探访出国学生群体发现,出国群体学生一般都会持续提升自我学分绩,同时在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人际交往、外语学习等方面重点提升,并且在整个大学前三年,他们对出国交换、短期交流项目较有兴趣。3.考研、就业群体考研群体和就业群体的成长规律相似。选择考研的群体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准备,大部分人在科技创新、学生工作等方面表现相对薄弱。选择就业的群体,从本科第三学年开始关注校园招聘、企业实习、证书考取等情况,逐渐明确职业定位,争取与目标职业相关的实习。

(二)现阶段学生成长成才规律1.环境制约律环境对大学生的行为认知、思维训练、价值观形成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营造什么样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培养尤为重要。2.按需接受律大学生对能真正满足自己心理和客观需求的信息和领域感兴趣。心理需要既决定其行为方向和追逐目标,也是维持具体行为的动力源泉,并且可以逐渐将内在的意识、认知和理论转化为外在的实践和行动。3.主体间多向互动律受体的获得感和接纳度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参与的广度、相互间交流深度。而教育者和受众者、受众者和受众者之间更加强调平等性。学生群体更喜欢以一种平等互动的方式,在双向交流中提高自我,在接纳和互相学习中完善自我[4]。

三、依托年级工作组开展实践分层次、分群体、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新生入学教育

(一)创新入学教育形式一是用好网络思政开展入学教育。比如,以年级为单位,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分门别类制作符合学生需求和喜闻乐见的入学教育多媒体。二是教育内容制作为情景剧、微电影、闯关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兴趣和收获感。此外,结合问卷调查对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二)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大学新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出现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入学教育除开展基本的常识教育、校史校情、校园安全、防骗等知识外,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项教育,提前给他们在大学初期可能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做好心理建设和问题解决方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沟通和疏导、入学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指导等,帮助其认清自我、培养专业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此外,分门别类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加入社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运动习惯等,做好时间管理。

(三)创新入学教育理念入学教育应至少贯穿学生的大一学年,一年中持续开展分类别、分种类的教育活动,不断强化教育成效,最终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快速适应并全力投入大学生活。另外入学教育不能只依靠某一部门,需要学校整体联动合力完成,从校园安全、校风校史、道德规范、专业素养、职业规划、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开展模块化教育活动。

(四)为学生制定一份大学成长计划以年级工作组为单位,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一份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手册,按照时间为单位,完整列出学生阶段需完成的任务和要求,手册也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惑、问题等,如何利用大学资源进行解决。同时,新生入学前,从高年级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级“朋辈导师”,帮助新生从生活适应、学业规划、专业熟悉等角度开展工作;依托新生辅导员年级工作组,为学生在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入党启蒙、学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个体与群体指导,为学生日常管理和成长发展保驾护航;依托学院开展新生研讨课、“我与教授面对面”、名企进校园、星光宣讲等活动,点面结合,围绕学生成长计划开展富有成效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让入学教育工作真正为学生后续成长成才培养服务和发挥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0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法的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64-265.

[2]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8,(11):159-160.

[3]何绍芬.试论大学生成长规律及其遵循[J].普洱学院学报,2018,(5):107-110.

[4]大学生成长规律的个案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9,2(1):77-80.

作者:张大宇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