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思考
1强化高职新生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认知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十分明确,专业设置也基本上以电气、机械、计算机、财会等技能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主,这种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普遍面临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学习是为了什么?对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不了解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在开学伊始帮助同学加以解决就会让他们陷入进一步的迷茫和困顿。所以,在高职新生班会入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进行专业介绍,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辅助进行就业前景和形势以及学校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介绍,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为几年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高职新生团队意识的认知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内部肩负各种职能的团队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企业招聘时员工是否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也变得日益重要。在企业发展中,除了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外,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方面。但是部分高职生在求职应聘时,不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甚至有人认为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不服从团队管理,甚至不愿意融入团队。这不仅是一种对个性曲解的认识,更会影响高职生毕业以后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新生的入学班会上,要加强新生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教育,可以特别要求各班结合自己本班实际情况,策划相应的活动,例如素质拓展训练、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策划和思想认知的教育,使新生把团队意识和融入团队、集体的理念内化到心中。
3强化高职新生服从管理意识的认知
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以及能否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根据部分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反馈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订单班的反馈来看,部分“90后”乃至“95后”高职大学生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学生普遍优越感强和自我意识强烈导致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增多。加之部分同学身上的“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自卑心强”的“三差一强”特点更导致“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弱”的极端化特征,从而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化学校严格管理的思想,同时辅以学生手册关于奖学金、评优评先、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管理制度的解读,使学生一方面了解学校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强调以后学习生活中将会坚决禁止考试作弊、打架、旷课、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
4强化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现在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招聘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在用人之初,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普查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入职新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考查。尤其是2009年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用工人员心理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富士康的员工相比较,当代高职大学生不仅与他们年龄相仿,也同样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接受长达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其心理成熟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学生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同时一些年轻的高职大学生在背井离乡一个人至远方求学后,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有学生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酿成悲剧。所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调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配合好院系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教会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
5强化高职新生新媒体工具化的认知
在新生班会入学上要强调手机和电脑仅仅只是方便我们生活、促进我们学习的工具。据部分和笔者接触的用人单位反映,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私人时间碎片化,网络信息的发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成片的工人聚集在一起玩手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看到,在厂里短暂的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有太多工人没有交流,甚至边吃饭边玩手机,让人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而大学生被手机等电子产品“绑架”的情况也是随处可见,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就连开车、骑车也在看手机。还有一些学生沉浸于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因过度使用电脑或者被电脑“奴役”,导致退学、处分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针对现在大学生课堂上被手机“绑架”的现象,可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强调组织纪律,可以采用部分高校上课时在墙壁上挂放手机袋的做法,对手机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内部作用和外部力量加强对新生此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6强化高职新生素质发展的认知
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要强调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认知。技术理性的驱动使高职模式过度专注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大学生精神世界、意义世界的建构,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大学生审美素质及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单向度的人”。因此,作为未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后备军的高职新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等。大学生素质发展可以概括为:一是基础性素质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二是核心素质发展,包括高职生所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专业素养、创新素质等发展;三是开拓性发展,包括政治素质、经济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的发展。要强化高职新生对素质发展的认知,首先强调实现基础性发展,培养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做一个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其次,强调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强化创新素质培养。通过未来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验、工厂实习、毕业实践等,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社区,为社会服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素质,扮演好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的角色期待,实现核心素质的发展。第三,强调高职生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追求自我的开拓性发展,努力实现自己在政治、经济、法律、审美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努力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徐海楠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