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
新生入学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安排随意,缺乏系统性、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时间短,缺乏持续性、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等问题,影响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这个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生入学教育 问题 对策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课”,是大学生活的起点。抓好入学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认同集体、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因素。
一、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也积极探索和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入学教育安排随意,缺乏系统性
许多高职院校主观上都能意识到入学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安排上却缺乏系统性。大多表现为片面地认为入学教育隶属于学生工作,和其他部门没有关系,以及学院对入学教育没有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入学教育的时间、内容没有具体设定和要求,对教育过程没有监督,对教育效果没有评价。这就使得在执行过程中,参与主体单一,且对于如何设置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比较模糊,从而达不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二)入学教育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机构比较多样,一般有普通高招学生、对口单招学生、提前单招学生、自主招生学生等,生源的不同,导致学情进一步复杂化。由于起点不同、基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使他们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学院在入学教育的安排上,却仍是统一安排、统一要求,没能根据生源特点,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地设置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三)入学教育时间短,缺乏持续性
入学教育应该是个系统的、持续化的工程。但是,很多学校入学教育的时间太短,主要是开学后的一两周内开展,被视为开学后的阶段性任务。此时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生理和心理都还未能真正适应新的环境,却在短时间内给他们灌输一些枯燥的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基础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虽然任务在短时间内填鸭式地完成了,可是对于新生的专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班集体形成等缺乏后续的跟进教育,因此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没有持续性。
(四)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
在入学教育开展的形式上,多以课堂讲授、听报告、开大会等为主,大多枯燥乏味,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极易产生思想不集中、学生没有积极性等情况。单向的交流方式也使教育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的诉求和现场反应,随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的侧重、任务的进度,进而使得教育过程呆板、单调,且引不起学生的共鸣。
二、改善措施
(一)建章立制,院系结合,提高入学教育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充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形成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或教育方案,对入学教育的具体执行进行指导和控制。明确入学教育并非一个部门的阶段性任务,而是学院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帮助新生更好开启新生活、适应新环境的引领性教育活动。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学院可以邀请优秀学生代表、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企业人员、专家等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进行常态化管理,并明确教育目标、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使入学教育提升到一个系统、专业的层次上,将入学教育向课程化推进。只有充分认识到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各个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形成从上到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入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
生源类型的不同,导致教育教学内容侧重不同,任务进度不同。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结构的组成,结合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制定个性化和菜单化的入学教育方案,使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在各高校提倡分层教学的大背景下,入学教育作为导入性的指引任务,理应走在前面,实施分层教育,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以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
(三)任务分解,模块教育,提高入学教育的持续性
在入学教育上,不要做疾风暴雨式的短时轰炸,那只是表面上看着热火朝天,学生却疲于应付,收效甚微。在分层教育的理念基础上,高职院校可执行“四象限法则”:即把工作任务按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来进行任务分解和归类,总体安排入学教育进程,使入学教育清风细雨、张弛有度,学生也能循序渐进、渐入佳境。有效的入学教育应该包含导入教育和延伸教育两部分,但是很多院校在执行过程中,却把导入教育和延伸教育合并,在短时间内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并希望以此来快速地实现新生角色的转换,事实证明是不可取的。学院应该在入学初期进行导入教育,使学生在有了总体概念和感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延伸教育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新生实际体验和感受的时间,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四)丰富形式,务求实效,提高入学教育的生动性
入学教育的组织开展形式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灵活多样的入学教育形式,可以增加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企业等体验形式,通过参观校史室、地方博物馆、规划馆、实训中心、合作企业等,来了解地域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对专业和就业的提前认知;通过参加“班级形成”团辅活动来接纳自己、悦纳他人,促进班集体的形成;通过观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来启发新生进行自我梳理、自我定位;通过“我的图书馆”等专题应用讲座,帮助新生学会正确使用校内资源;通过“我爱我家”“我型我秀”等评比活动,强化新生对宿舍管理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主题班会、个人演讲等形式,促进新生进行自我探索,更好地了解自我、释放自我、超越自我;通过传统节日和特殊日期,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包容。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新生服务网站,设立咨询室、聊天室等,化解新生遇到的各种难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隋丰阳.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14):188.
[2]刘轶群.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0-31.
[3]孟丽萍.完善入学教育模式提高入学教育效果团[J].科技信息,2010(04):187.
[4]李霞,徐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8)
[5]崔蜜蜜.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07).
[6]张杰.提升高校入学教育品质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7(05).
[7]金歇.高校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科技信息(专题论述),2009(04).
[8]李帅英,曹秀芬,何丽英,孙义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浅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2).
作者:唐莉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