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课程化的实践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课程化的实践 

日期:2016-11-23 03:15:22人气:1359

摘要: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入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入学教育方面的实践,分析将入学教育课程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标准,监控实施过程,评估课程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课程化

目前,新生入学教育(以下简称入学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引导和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环境、了解专业和发展、规划职业生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模式多元、群体特点鲜明,传统的校情校史、校规校纪教育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根据对民航高职院校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新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心理落差大、适应能力差;二是奋斗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三是行业认识不足,职业发展不清晰。因此,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都遇到了较大挑战,必须随着新生的特点发生变化,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内容和模式。

1当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入学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常规工作。随着新时期学生群体特点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入学教育无法满足思想呈多元化发展的“新新人类”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都趋于“走过场”的形式,教育效果较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多数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都由学工部门独立制定并组织实施。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下,入学教育被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较为困难,成为挤占学生课余时间的“课外活动”,且入学教育的定位仅是系列适应性教育之一,极易活动化、娱乐化。大多数院校对入学教育缺乏系统的科目设计和整体的长远规划,内容零散、定位模糊,未能以学生为本,导致新生学习动力不足[1]。(2)教育内容单调乏味不少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仅停留在校情校史、规章制度、专业概况的层面,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标准。类似“例行公事”的教育模式,简单粗放,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3)教育课时不合理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月)定义为“入学教育周(月)”。这种仓促的集中式学习,既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个人心理发展规律。短暂集中的教育课时远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育效果[1]。(4)教育形式和手段单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形式较为陈旧,基本停留在大型报告会、讲座、班会等自上而下的说教模式上。这种形式不但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反而给学生一种“应付差事”“枯燥乏味”“听不下去”的感觉,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2]。

2入学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入学教育课程化指的是按照包含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的课程体系模式,将入学教育的各项内容编排成一门不可缺少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化的入学教育可以帮助新生起好步、走对路,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客观地实现自我认知和定位,同时有利于辅导员的成长,便于院校管理。因此,对于新生、辅导员、高职院校来说,将入学教育课程化是一件三方共赢的举措。对新生而言,在意识和行为上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具有很强的重塑性。课程化的入学教育,有利于新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尽快度过人生第二个“断乳期”,即在心理上、生活上和情感上融入新环境,同时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对辅导员而言,作为入学教育的授课主体,课程化的教育有助于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中最了解新生困惑的群体,其带着问题备课、授课和交流,有利于解决学生普遍性的事务性困惑;有利于提高辅导员更新知识储备和上台授课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身份认同感。对高职院校而言,入学教育课程化有助于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实现全员育人。入学教育课程化的实现,需要由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和学工人员共同组成一支专门的教学、研究团队,需要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对课程教学进行规范管理,将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的模式将实现入学教育从“课外”走进“课内”,从传统的“第二课堂”变成“第一课堂”,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开端。

3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思考和探索

入学教育课程化建设应打造“四位一体”的体系,充分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的课程体系。首先,应以专业化为目标组建入学教育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主体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其成员必须掌握校情校史、专业和行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理论,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应以课程化为载体,规范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开展入学教育时,应避免教育内容“活动化”,从顶层设计始,让学生养成这是一门“课”的思维。要编撰“入学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严格课时要求(至少30课时),规范教材选用、教案设计、督导听课等制度。再次,应以督查评比为手段监控入学教育的效果。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应组织教学督导深入课堂听课,举行公开课比赛,组织学生测评授课教师,召开入学教育座谈会,以调动师生开展参与入学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最后,应以社会实践活动和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强化教育效果。开展入学教育,不仅要利用校内教育教学资源,还应“走出去、请进来”。院校可组织新生实地参观企业,也可邀请知名校友、企业专家进校园作专题报告会,以帮助新生了解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其迅速成长、明确人生目标。

4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入学教育课程化方面的实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民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遵循“服务学生,贴近生活,指导实际”的原则,从2013级新生入学时起,即在入学教育课程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规范、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活动,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入学教育课程体系。

4.1提升入学教育地位,科学设计课程方案

为提高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从2013年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将“入学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公共必修课(1个学分,30学时,于第1学期实施)。学校每年六月初制定由校领导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入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统一使用由中国民航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自编教材《快乐起飞―――民航高职学生入学教育教程》,并实施校、院两级分级管理,采用课堂讲授、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交流互动、专家报告等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4.2丰富课程内容,贴合新生实际需求

为提高入学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制定入学教育课程时,将教育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安全篇、适应篇、纪律篇、学习篇和发展篇。具体子课程包括:安全法制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专业发展及职业精神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和各种常识教育等九项内容。课程设置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核心,教学内容丰富而全面。

4.3创新教学方式,规范考核形式和反馈机制

入学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主题班会、团体训练、专家报告等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课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教学日志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巡查制度等。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课堂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的命题、监考、评卷、成绩记载等工作按照公共必修课管理规定实施。学期末,学工部门统一组织全体新生对“入学教育”课程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教育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评估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效果时发现,学生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违纪人数逐年下降,转专业的申请较为理性,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清晰,这些转变较好地反映出入学教育课程化的良好作用。

5结语

新时期,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和管理理念下,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要求高职院校在设计新生入学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又要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入学教育将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长期课题,其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不断研究课程对象的特点,从而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目标、创新课程形式、调动师资力量、保障课程资源,以保证入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骐菲,朱玲.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8):9-10.

[2]李建伟.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知识经济,2014(22):169-170,179.

[3]周君,李侠.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基于南通职业大学2014级新生UPI测试[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4):71-73.

作者:余振华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