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新生入学育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需求;体会
新生人学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入学教育对于帮助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代中职生的特点,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入学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需要我们把握好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和新需求,科学有效地开展人学教育,帮助新生开好头、起好步。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1.入学教育的形式单一。人学教育的内容安排一般为大篇幅的说教和宣讲,主要采取集中开会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同一专业为集体,集聚一堂倾听宣讲,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情景体验。2.入学教育内容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现行的中职入学教育内容陈旧、模式化,呆板地分成几大模块:校史校况介绍、专业设置简介、校纪校规宣讲等,校史介绍平铺直叙,专业设置泛泛而谈,校纪校规也成了学生眼中的强制约束,整个人学教育变成了空洞的宣讲与制度学习。3.入学教育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人学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太短。大多数院校开展人学教育的时间为一周或一个月,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讲,短短一周或一个月根本无法完成角色的转变与适应;二是时间过于集中。入学教育变成了一种程序,机械地放在了整个教育过程的开端。
二、中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需求分析
1.认识需求。新生面对崭新的学习和生活,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中职教育。所谓中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它比普通高中教育的职业定向性更强。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为进一步明确身份、找准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方向、适应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奠定基础。其次,需要对所在学校做全面的了解。要充分了解所在学校的校史校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再次,要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等,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要了解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参与其中达到愉悦身心、促进学习的目的。2.心理需求。由于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在以往的中小学成功的经历较少,大多数学生都属于所谓的“后进生”,他们的自信程度非常低,尽管有些学生会表现出自负甚至是玩世不恭,但其实他们内心对正面的肯定是极度渴望的,这就需要在新的学习的开端乃至过程中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而人学教育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3.能力和方法的需求。要融人一个新环境,首先应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和处理个人生活的自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从而开展学习。其次,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也非常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中职生难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保证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4.对职业设计和未来规划的需求。走进中职校门的中学毕业生大多是怀着学习一技之长,学以致用而后立足社会的求学目的,但由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大多对未来充满迷茫,对个人的职业设计更是无所适从。为此,人学教育要抓住这两方面的需求,采取多样的教育形式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专业发展和成就、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自我职业规划,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石。人学教育是整个中职教育阶段的起点,其教育效果直接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状态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节奏,进而完成角色转变。为此,必须把入学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并使之成为学校一项长期的教育内容,而要长期地做好这项工作则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日趋完善。2.入学教育重在行动。中职学校应重视人学教育的实践性,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吸取合理建议,制订切实可行的人学教育计划,按照计划步步落实,并注重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学教育成功的实施。3.短时与长效教育相结合是保障。入学教育切忌简单化、形式化,应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实施,而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人学教育成功实施的基础。比如,第一周进行专业介绍,第二周进行心理测试等,这种机械的安排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适时地、有节奏、有计划地实施。对于重要的环节可适当重复进行,以便使正面的思想情感完全扎根于学生的心底。
杨谦 兰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