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应用研讨
日期:2017-02-14 03:25:21人气:1529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用型的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初中是生物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让学生学好初中生物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对生物的兴趣,学习效率低进而致使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成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核心教学任务。本文从运用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直观式教学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探究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推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词:教学研究;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创新方法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高,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全新教育理念的深入,构建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仍有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掌握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逐渐失去了对生物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进行一番详细的阐述与剖析。一、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仅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而且也不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让学生们展开问题探究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学生课程导入时或者课程结束时向学生提问,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推进生物的教学进程,从而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时,笔者便向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并让学生们自主探究,问题如下:1、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那么细胞进行分裂时应具备什么条件?2、细胞分裂后,细胞体积发生什么变化?3、生物体的大小各有差异,如,蚂蚁、老鼠、狮子、大象,那么他们之间的细胞有什么差异呢?4、细胞的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探究。这样,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堂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二、情景式教学,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相关的情景来增强学生理解和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生物是由生活中而来的,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传统生物教学并没有注重生活这一方面,仅仅是以知识的传输为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生物知识。展开生活情景教学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情景,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营造学生熟悉的学习氛围,深刻明白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索的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教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人们所食用的食物,如,在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食物来获取能量,如北方人喜欢吃米饭,南方人喜欢吃面食,尽管两种食物的口感不同,但是最后生成的都是人类必要的营养物质――麦芽糖,再比如生活中人们食用油,也有许多种类,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等,但是人们获取的都是同一样营养物质――脂肪,人体需要的许多能源物质都通过从食物中获取,甚至生病了医生都会提醒你要多吃饭,才能增强抵抗力,可见食物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讲述这些食物能够给人体提供哪些营养物质,进而引出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这样,教师通过情景式教学,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三、直观式教学,增强学生感知认识
直观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形象具体思维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生物的专业性和理论性比较强,也涉及许多的生物实验,学生在面临这些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时通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脑海里建立起形象具体的认知。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式教学,将生物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制作成课件,适当地插入一些图片和视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介绍心脏结构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心脏如何工作,如何为人体输送血液,增强学生对心脏结构的了解,如,播放心脏工作时的视频,左右心房协调运作,一张一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了心脏工作的机制。还可以为学生演示血液在全身循环的途径,加强学生对体循环路线的认识。这样,教师通过直观式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认识,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了直观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达到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构建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必要基础。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从探究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出发,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知认识,进而达成构建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的目的。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深度学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王晓蕾.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李志刚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