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一、当前高中生历史课程学习现状
历史这一课程大多都是资料性的内容,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枯燥,使学生难有学习兴趣。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来看,学生学习呈现三种情形:排斥型:这类学生直接的排斥学习历史,且人数占据了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或许受制于历史课程不如其他学科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又或是历史与高中生追崇新鲜奇特的年龄特质相悖,且在中考总分中的占比分数很低,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不予重视,鲜有愿意主动学习历史。热爱型:这类学生热衷史学,爱学历史,但在学生总数中占比较小,他们受到或是父母、或是环境等诸类因素的影响,对历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当然,其中还是存在部分通过历史的学习而逐渐爱上历史的学生。折中型:这类学生不喜欢也不排斥学习历史,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存在这种折中心态,缺乏自主意识,同时也乏于上进心,在诸多消极心态的牵引下,导致这类学生的学习目的除了应付考试,也就是应付教师、家长的催促。基于上述三种情形,当下亟需每一历史教师刷新自身教学理念,促成学生生成内在学习动力,唤醒、激励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准确拿捏教学关键,实现历史教学效果“质”的提升。
二、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施行方案
(一)注重历史变化因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应关注历史的变化发展,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间的联系。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因果分析,从现象看本质,进而总结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历史探究能力。如讲授史上某一次著名战役的历史事件时,可引导学生对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行探究,再布置具体细化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单独或结组查阅资料、总结依据,最后就战争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实现交流共促。
(二)正确解析历史内涵,端正学生学习思维
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内涵的正确理解是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全面掌握史实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必要载体。由此,在基础理论讲授中,不仅要围绕概念内包含的基本要素,厘清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等,还要充分突出其具备的历史意义,但切不可将概念抽离具体历史环境。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对概念内涵所蕴藏的引申含义的挖掘。
(三)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任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或大或小、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分析历史事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重大历史事件相关问题进行判断、评价,主要从性质、胜败因由、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及危害等要素入手,还可采用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来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提高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有如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役之一的抗日战争时,对其取得胜利的意义不仅要结合国内、国际两方面来总结和分析,还要深入剖析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对侵略行为的反抗决心对战争结果的影响,等等,以此开阔学生历史思维。当今社会各种风气横行,多元思潮的入侵使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所以,重视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至关重要。高中历史课程的学科目标即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通过对悠长历史积累的经验吸取来认识自身于社会、于家庭、于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做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作者:韦正军 单位:广西都安高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