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赏识教育运用

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赏识教育运用 

日期:2016-11-08 08:35:44人气:1380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要组织,为推动行业基层工作效能提升提供了动力源。由于高职学生今后就业工作的特殊性,为激发出学生自身潜能,高职院校需贯彻赏识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实力提升。本文就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赏识教育;运用路径

在教育管理高职学生时,需合理渗透赏识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构建科学价值观与世界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以往的院校学生刚性制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时刚性管理模式的弊端也不断突出。通过赏识教育与刚性管理的科学结合,在科学合理的校园规章制度下,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释放学生思维创造力,为社会培育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学生管理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开展学生管理时,主要采取刚性制度管理,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校园的规章制度是刚性管理的组成部分,由于校园工作开展的特殊性,规章制度不能进行较大调整,但校园规定中一些繁琐细小的规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如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以学生应试成绩为管理参考标准,执行参差不一的管理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质量。在对学生问题进行处理时,没有深入剖析学生问题的成因,而是单方面进行批评指责,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影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院校学生已经达到一定管理阈值,在生源增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团队整体实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综合工作效果。由于班主任学生管理能力参差不一,在学生学习成长阶段,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正确的引导帮助,僵化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公共关系。为提升学生管理综合效果,不仅需要建设班主任工作团队,同时需不断提升改变班主任学生管理理念,引进赏识教育思想,给予学生精神鼓舞与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调研可知,学生管理模式单一。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学生管理体系侧重于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弱化了学生思想心理与价值观的引导。由于学生能力评价参考值较少,无法客观全面评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在长期高压管理氛围下,学生的逆反心理情绪不断加重,导致学生与院校公共关系破裂,严重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为学生学习成长埋下不稳定因素。

二、赏识教育意义

赏识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产物,由于高职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辨知能力与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赏识教育管理,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价值观,以提升学生自律能力。院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可以基于赏识教育的开展,为学生建构和谐轻松的校园学习成长环境,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人格信仰的逐步完善。通过赏识引导管理,学生可以基于教师的赏识鼓励,主动发现自己的思想潜力,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促进学生自我综合实力提升。赏识教育下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可不断提升,学生自信自强才可以不断挖掘自我潜能,促进学业与思想的同步提升。班主任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时,基于学生的优点与天赋进行鼓舞肯定,以促进学生开发自我潜力,实现学生综合学习实力的提高[2]。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与人生。由此可见,赏识教育的渗透开展对学生成长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建构正能量的学习成长氛围,保证学生可以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勇于挑战人生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

三、运用路径

(一)评价体系优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时,院校管理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与成长,为激发出学生自我潜能,客观合理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在构建院校学生管理评价体系时,应基于赏识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学习管理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优化。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原则,主动突出学生的校园主体性,综合多方面因素给予学生评价。在以往评价时,教师仅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并没有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导致学生仍旧无法很好解决自身问题。基于赏识教育下建构评价体系,教师不仅需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需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中肯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协助学生自主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自我核心素养[3]。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时,发现多数学生的体质不达标,存在严重身体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业与成长。班主任给予学生综合评价时,不能仅单一的指出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思想怠惰,应当渗透赏识教育思想,基于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体育赏识引导,并为学生规划科学严谨的体育锻炼计划。同时,汲取学生的建议,完善体育指导计划,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愉悦与收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指导计划,激发出学生自我潜力,主动开展相关活动,逐渐增强学生综合学习实力。在赏识教育理念下建构的评价体系运行时,班主任不断给予学生正能量,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为充分发挥出评价体系的学习管理作用,班主任需基于评价机制与学生开展深入的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班主任才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身心成长问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班主任不能表现出教育的权威性,需要开展民主平等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校园师生公共关系,为后续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民主平等的互动沟通,班主任可以将赏识教育理念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协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在实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赏识教育的学生管理既定目标[4]。

(二)教学模式贯彻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时,不仅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统一赏识教育管理,同时应当将赏识教育思想贯彻到教学模式当中,通过教师开展赏识教育引导,给予学生直观有效的赏识引导,激发出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综合学习实力。在高职学生教育工作开展时,教育引导与学生管理密不可分,如何有效将两者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学习实力。教师则可以在实际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时,落实赏识教育思想,激发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效果。在以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只管讲课不问学生管理事务,导致学生与教师公共关系的疏远。同时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时,长期开展单一的理论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少,间接影响到后续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因为在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本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品德,但教师并没有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且由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弱化,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性不足,致使学生专业课学习效果有限。基于高职院校上述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深度贯彻赏识教育思想,在实际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主动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在赏识教育思想贯彻落实时,教师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楷模,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思想价值观。在挖掘赏识教育价值时,教师需要整合校园教育资源,树立学生楷模,引导学生主动向楷模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综合实力。随着学生管理赏识思想的不断渗透,学生的优点得到不断发掘,学生的精神孤独感会逐渐消除,因为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校园生活当中,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与快乐,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健康成长[5]。高职院校贯彻赏识教育思想过程中,必须会出现一些教育管理问题,无法一次性保障教育管理的可靠性。为此,在实际贯彻工作开展时,需定期开展教育管理研讨会,针对赏识教育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研讨,以及时解决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的阻碍,不断优化改进完善赏识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一定基础。如校方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赏识教育”理念学习,针对教师存在的教育疑惑进行及时解决,确保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统一,保障赏识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效果。

(三)校园文化建构赏识教育工作开展时,为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可将赏识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结合,在全校范围内渗透赏识教育与德育理念,为教师赏识教育工作提供良好外在环境。该项工作主要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风气、学术氛围、教育原则,同时每一位师生都生活于校园内,因此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育改革者与执行者,在赏识教育理念实际运用时,必须保证校园文化的建设整体效果。校园文化是院校的教育灵魂抓手,校园文化反映出一所校园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学生、教师的风采。为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则需促进院校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需围绕核心教育思想,才可以全面形成教育效果。在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构工作时,校园管理人员基于赏识教育思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处于一个朝气蓬勃、和谐平等的学习成长环境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师生,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时,校园文化才可以真正发挥效用,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发展。在上文中提到了院校的刚性管理制度,局限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约束了学生思想意识,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视域。为此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对校园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调整,体现出校园的人文关怀与以人为本,给予学生自由发挥成长空间,提高学生学业完成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可以围绕着赏识教育思想,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集体活动,如师生友谊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让师生可以深入沟通交流,促进师生公共关系发展,不断丰富校园的人文元素,营造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体魄与高贵的思想品德[6]。

(四)学生赏识意识启蒙高职院校开展赏识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全体教师进行贯彻落实,同时每一位学生需领悟到赏识教育的精髓,即在赏识教育工作开展时,需合理对学生赏识意识进行启蒙,让学生可以主动挖掘赏识教育的内涵,在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赏识教育的精髓。如学生之间开展团队竞赛时,应当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核心原则,给予竞赛对手更多的赏识与肯定,而不能一味的指责与批评,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内部团结,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通过赏识意识的引导,可以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主动进行学习互补,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人生埋下宝贵的财富。

四、结束语

在对高职学生管理时,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果,院方可以尝试开展赏识教育管理。在赏识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时,通过营造良好的赏识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赏识教育思想,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基于赏识教育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实力。

【参考文献】

[1]陈静.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2):35-36.

[2]马丽,杜亮.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智库时代,2019(22):85+87.

[3]吴朝娅.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智库时代,2019(23):79-80.

[4]薛倩倩.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

[5]郭红军.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知识经济,2018(9):112-113.

[6]牛清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7(15):166+169.

作者:阿扎旦木・阿不力孜 单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