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管理的赏识教育有效运用

高职学生管理的赏识教育有效运用 

日期:2019-06-19 11:53:35人气:1118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呼声证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体现的尤为重要。在学生的管理方面,“赏识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信心树立,技能加强,良好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的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赏识教育”仍有待加强,因此,我国有必要就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赏识意识,提高教师的赏识观念与综合素质,发挥教师良好的师德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关心学生的生活。所以,高职院校中有必要加强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保证当前阶段高职院校的健康正常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赏识意识;学生管理

一、高职教育阶段下,运用赏识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职阶段下受教育者受到教育者的欣赏与赞扬,增强自信心在高职教育阶段,注重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课程地点多设置为车间,讲求实训,要求的重点在于动手能力。现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占有很大比例,高职院校得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也大大增加,这就暴露出学生管理工作的许多问题。学生发展程度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由于未得到关注而没有得到发展,所以,这一情况的出现,使“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授汽液电控操作技术这一节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体验该技术应注重的问题要点,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观看学生操作,并指出相关问题,最后,耐心点评,说出学生操作时可取的方面,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更好更积极的完成对该课程的学习,从而发挥出“赏识教育”的作用。2、通过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实现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不断的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强化学生的行为过程,更关注其最后的行为结果。“赏识教育”的提出,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一种管理方式的补充,同时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种提高,从更深层次来说,人类处于社会活动中,内心需要被理解,被赞美,被认同,所以,在当代更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大背景下,“赏识教育”也就适时而生,教师应发挥其在高职教学的课堂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关爱学生,着重将学生放在首位。例如,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在课堂任务完成后,对学生进行点评分析,细心分析出每位同学的长处,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满足其身心对于处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与鼓励作用。3、关注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赏识教育”这一教育手段的实行过程中,不仅要靠教师的力量,高职学院也要提出相应的条件,来号召教师,使得教师来以此手段鼓励学生,相关院校应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工作中的重要命脉,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也是同样的。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管理模式的分工清晰,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模式中分为教育管理模式和学校分工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模式上我们要注重创新能力与改革,才能更好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当然在面对管理模式遇到的瓶颈,我们要勇于面对与解决。使得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的潜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提高教育的发展效率。

二、当前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育模式的走偏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而因为缺乏社会的认同性,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向高等教育方向走近。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忽略原本的实践教育,而是偏向了理论教育。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将不能满足社会所需,所以,这就更显示出了对“赏识教育”需要的急迫性,培养出良好技术型人才。2、缺乏对市场的判断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在对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时与市场对接不准确。一些高职院校在对课程的设置上,并没有进行市场的全面调研。最后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不对接,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技能并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是一直在进步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在变化。高职院校不能一直停滞在原地,缺乏对市场的判断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3、学生素质的差距较大在政策的刺激下,各大高职院校开始扩招,从而造成学生人数上涨和学生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其中有些学生是自愿选择高职院校,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成绩原因而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久而久之学习压力会不断地增长。这样的状况已经不能改变,只有在学生管理方面,增加“赏识教育”手段,弥补该方面的不足。4、教育资源的缺乏高职教育,它的优势在于实践的教育。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实际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高职院校大多没有把资金重点放在实践教育的建设上。还有从师资方面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聘请的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也就导致了教学活动不能深入的开展。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局限在原地,学到的技术无法与时俱进。

三、高职院校实行“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1、优化各专业课程职业院校的课程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机电化工不能只靠日常上课的操作与实验;室内设计不能只靠校园采风获得灵感;园林设计、服装设计都不能仅仅以校园为中心展开。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只能帮助学生对某个职业了解大概,包括职业的来源发展和职业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知识的同时,应该使用“赏识教育”等手段,以便培养他们对职业的敬畏之情。最重要的还是带领学生去实践。机电化工类,可以安排工厂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工厂,学习机械化的使用以及体验在线工人的流水作业操作,使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这个职业;室内设计类,最简单的带领学生参观高级建筑物内的设计,进行采风,和新楼盘企业合作,将学生的毕业作品定为新住户的室内设计,增加学生对室内设计的兴趣;园林设计类,除了可以利用课堂展示网络上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也可以结合一些艺术展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便创造出更有创新感的作品;服装设计,可以在延续古代各类服饰的特点同时结合当下流行趋势,进行设计,也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在高端奢侈品服装店里观察,汲取,鼓励学生,赏识学生,更有利于创新。在课堂上,知识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引领作用,引领学生了解一种职业,了解它的社会作用,发展前景,以及带来的社会价值,完全依靠实践性的课程,带领学生更多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接触实践,对学生进行赞赏,鼓励学生,以此为准,进行创造。2、完善师资力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团队,这点毋庸置疑。对师资团队的培训,更多的是将“赏识教育”精神贯彻落实到个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角色,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要。如果是水平了了的教师去教授某专业,不仅自身素养被人诟病,“赏识教育”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换言之,如果传授经验的教师,职业道德极高,教学水平极优秀,那么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工匠精神的灌溉,还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何为言传身教?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具有工匠精神,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岗位上,对学生的教育不知疲倦,对自己的工作不辞辛劳,这正是师德的体现。聘请教师,学历只是敲门砖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一个为人师表应该所具备的高素质。因为是职业学院进行职业教育,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更多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上。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很高的觉悟,任劳任怨,始终如一,那么就是优秀的标准。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是上级,学生是下级,长期以上下级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矛盾重重。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尊重与鼓励,尊重的前提便是教师能够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互动交流。在学生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对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充分的了解,从学生的小事入手,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善于去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扬长处,使学生增强自信。即使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能仅凭学习成绩来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从多角度去看待学生,增加评价标准。4、建立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施赏识教育,就必定离不开相应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是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与鼓励,尊重是爱的前提,这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而建立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尊重和鼓励,不再为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例如,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对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仅对犯错这一行为进行处罚和批评,要仔细查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勇于改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矛盾。其次,在处理学生的犯错行为时,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和内心的敏感程度,不要在多人面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将制度与人性化相结合,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在管理制度中必须将平等、尊重、鼓励体现出来,只有建立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执行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对待,不能一味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顽固不化,只有灵活的运用学生管理制度,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够创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结语

赏识教育遵循尊重、信任、鼓励、包容等几个原则,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每位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同时为学生创造出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增强自我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自信,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瑞金,孙妍妍.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7(12)

[2]陈方青.谈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7(16)

[3]史军锋.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知识经济,2017(12)

[4]牛清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7(15)

郭红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