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16-09-16 18:35:43人气:768
【摘要】在聋童教育中,“赏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如聋童的自卑心理与教育对考试分数的片面重视、聋童的学习能力差与教育对赏识鼓励的忽视、聋童欠缺社交能力与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忽略等,并提出了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如引导聋童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聋童的学习能力、培养聋童的社交能力等。【关键词】聋童教育;赏识教育;自卑心理前言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赏识教育”是一种为教育界所推崇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的可操作性强,且相关教育方法充满人情味与生命力,可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所谓“赏识教育”,即是以表扬、鼓励、欣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使学生在充满赏识的环境中主动、积极、欢乐地参与学习。一、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关于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应从聋童的自卑心理与教育对考试分数的片面重视、聋童的学习能力差与教育对赏识鼓励的忽视、聋童欠缺社交能力与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忽略等方面分析,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第一,聋童的自卑心理与教育对考试分数的片面重视。相较于身体健康的学生,聋童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考量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升学考试侧重于文化课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聋童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第二,聋童的学习能力差与教育对赏识鼓励的忽视。由于害怕、自卑等多种原因,聋童在学习中常表现为抑郁沉闷,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往往忽视了对聋童的赏识与鼓励,在赏识教育层面尤以家庭教育的问题最为突出,即家长尚未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第三,聋童欠缺社交能力与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忽略。考量聋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聋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如何生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知识。此外,部分教育机构仅仅重视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该问题在聋童教育中更为凸显。二、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
1.引导聋童克服自卑心理。相较于身体健康的学生,聋童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有所不同,通常聋童更为敏感,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害怕出错。针对聋童的自卑心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真心叩开他们的心扉,多鼓励、多赞扬他们,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例如,聋童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进步,教师就应该积极肯定他们的努力,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手语向他们传递“你真行!”“你太棒了!”“你很了不起!”等赏识性的鼓励。简而言之,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应给聋童带来精神上的滋润,带来学习上的自信,使他们拥有足够的信心去争取自身的成功。此外,在聋童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聋童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引导聋童进行创新。在向聋童提出课堂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充分考量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结合聋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条件,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当聋童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你还有另一种答案么?”“大家一起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以培养聋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2.提升聋童的学习能力。在聋童教育中,由于害怕、自卑等多种原因,聋童往往不愿意或不善于在课堂中表达自身意见,整体的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抑郁沉闷,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难以提升。为提升聋童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简而言之,教师可将聋童分成若干小组,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制发言,若回答正确就可为小组加两分,若积极回答问题就可为小组加一分,若回答错误也不为小组扣分,如此教师不仅可以转变抑郁沉闷的课堂氛围,还可逐步提升聋童的学习能力。此外,在聋童教育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都要在教育中注重对聋童的赏识与鼓励。例如,著名教育家周弘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导,之前周婷婷的应用题做得很差,正确率不到10%,可周弘并没有批评她,却说:“女儿你真棒,这么难的应用题都能做到,爸爸在你那个年龄连题目都读不懂”。简而言之,在聋童教育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充满耐心,而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关怀、鼓励、机会,使孩子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健康成长。3.培养聋童的社交能力。考量聋童教育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还在于培养聋童立足社会的能力,使之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如何生存。故而,在聋童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聋童的社交能力。例如,培养聋童的竞争意识。结合聋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学生均有好胜心及自尊心,教师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舞蹈大赛、书法比赛、书面测试等活动,并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意识,全面提升聋童的竞争意识及各方面的素养。此外,在聋童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及品质。例如,教师要引导聋童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败,有效规避失败所引发的消极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而言之,教师应正确教育聋童,不仅要规避成功时的洋洋得意,还切忌失败时的一蹶不振,使聋童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败。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促进聋童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策略应在聋童教育实践中探究。本文具体分析了聋童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聋童教育中“赏识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了在聋童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如:引导聋童进行创新、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培养聋童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及品质等。参考文献:
[1]林爱琴.赏识教育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
刘振会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