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开展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鲜明特点,教育工作者实行赏识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高职班主任作为高职大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应通过主动深入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宽严相济、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完善自身、增强教育的艺术性等途径来提高赏识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班主任;大学生;管理;途径
一、赏识教育的提出及概念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它是由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和赞赏,而是一种对学生行为的肯定答复,以此来强化学生行为过程。〔2〕赏识教育要求赞赏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和动力,给学生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适当地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3〕
二、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团队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秘方。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高校教育中注重运用赏识教育已逐渐成为趋势。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将学生的优点作为关注重点,经常鼓励和赞美,以便满足学生们的深层次需求,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当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4〕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意味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应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这种教育理念恰恰是高职班主任工作中最需要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中小学成绩不理想,许多学生表示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整体自信心不足,同时又渴望被肯定。因而,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更应注重赏识教育,多一些爱心和耐心,多一些欣赏和鼓励。
三、赏识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主动深入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肯定、表扬和纵容,是了解后的理解,是坦然接受,即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理性对待,理性批评教育,及时给予纠正。因而,深入了解学生是有效实施赏识教育的关键。高校不同于中小学,一般来说,不要求班主任天天坐班,也没有硬性规定一周必须见学生几次。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机会的多与少,多半取决于班主任的责任心。高校班主任只有主动深入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有效地开展赏识教育。笔者是一名高职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十分注重运用赏识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动深入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及优、缺点成了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根据学生特点及呈现的问题,制定班规,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赏识教育虽以赞赏为主,但不是盲目地肯定。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表扬和批评都应基于事实,并把握好度。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聪明敏感、自尊心强,有些话点到,他们已心领神会。因而,批评时讲究艺术性,既是师德体现,也是赏识教育的科学运用。
(二)宽严相济,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构建一个好的班委集体,让每位班干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沟通协作才是好的班级所应有的特点。”〔5〕所谓“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班级的火车头自然是班干部。班干部若是得力,班级管理起来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觉性普遍不强,更加需要班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班主任对班干部的管理应宽严有度。班主任若事必躬亲,就是对班干部的不信任,久之班干部会产生依赖和懈怠心理;相反,凡事都不过问,会使班干部认为无人监督,可以完全按自身意志行事,久之会引起其他同学不满,影响班级工作。班干部的选举应透明,贤者上,选举权应交由学生,不称职的班干部应适时调整。为了督促班干部更好履行职责,班主任应及时掌握班级在分院的排名,加分项和失分项,利用班会和班委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对班干部的工作做到全面了解、准确评估,且赏罚严明。班主任应时常强调班干部的责任,增强其集体意识,宽严相济,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鉴于班干部的特殊身份及影响力,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更应注重赏识教育,所谓“用人不疑”。倘若没有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就很难让班干部信服,他们也就不会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因而,班主任应给予班干部更多的赏识与信任。
(三)利用自身优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自己的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指导学生,为高校育人工作做出贡献。”〔6〕就拿思政专业的班主任来说(包括笔者在内)。思政专业的班主任可以利用专业优势,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校思政部的班主任就利用实践教学开展了许多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如“19大知识竞赛”、“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经典诵读”、“改革开放40周年越野知识竞赛”等。这几次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团结协作、踊跃争先的积极性。这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新时代的高职大学生自尊心强、表现欲强、渴望被认可,迫切需要被赏识的机会。班主任应该成为给他们创造发光机会的人。每位班主任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自身优势,增强信心,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走进学生心里,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四)完善自身,增强教育的艺术性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这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日趋成熟,“三观”逐渐形成,可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网络的诱惑、金钱的驱使、就业的压力,使一部分大学生茫然无措。“有的学生由于个性孤僻,不善于表达,又远离父母得不到及时的开解,遭遇生活难题没有得到适时的解决,于是情绪郁结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而出现行为偏差。”〔7〕班主任针对这些现象,应及时引导,打骂不行,苦口婆心说教有时也成效甚微。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乃师之责任”,班主任想做好学生工作,应不断完善自身,增强教育的艺术性。高校班主任既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者,思想困惑的求助者,也是其职业生涯的规划者。面对大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水平与艺术性。首先,利用寒暑假进修学习,主动向优秀班主任取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笔者连续两年的寒、暑假都在培训学习,与很多优秀班主任进行交流,许多疑团被解开,所谓“受益匪浅”。其次,要多读有益之书,增强自身理论水平和个人涵养,注意言行举止,做学生的表率。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身教有时比说教更重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好的师者需从心底里爱学生。无论教育艺术多么高超,缺乏了爱,教育依然是苍白无力的。缺乏爱的教育,表扬和批评都会缺乏力度。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更需要爱与赏识。班主任只有从心底里爱他们,对他们有真正的认同感,所有的赏识才不会惺惺作态,他们也才会理解和认同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因而,爱学生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艺术性的关键。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两极分化严重,层次参差不齐,但整体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制力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令人担忧。但又不可否认,他们绝大多数自尊心强、聪明敏感、且有上进心,渴望被赏识,也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而,高职班主任任重而道远。克服自身的惰性与狭隘,不断学习充电,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用爱和宽容做好学生的领路人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四、结语
高职班主任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管理水平,关系着高职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也关系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针对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我们要不断地实践,科学、正确地运用“赏识”,与其他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自立、自信、自强,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8〕高职院校早已与本科院校一样,成为高校发展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没有可以骄傲的学历,没有诸如“清华、北大”引以为豪的母校,可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他们一样可以成为筑梦人。高职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工人,也可以成为创业先锋,甚至会成为大国工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位班主任都应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赏识学生、教育学生。只有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3〕贾佳,何川.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8,(36):14-15.
〔4〕菅建伟.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灵〔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104.
作者:肖瑞仙 单位: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