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4-18岁之间,他们处于青春期,介于未成年与成年人的过渡期,是一个特殊群体,班级中的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分为几类:一类是自卑心理极强但反抗性强烈,中职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基础教育忽视或被放弃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差,后进生较多,长期承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甚至还会通过过激的行为去掩饰或表达自己情绪的不满。另一类是在人际交往中,渴望被注意、被关注、被认同,但他们一般不轻易对人敞开心扉,喜欢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引发不善于与人交往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妒忌猜疑等问题,同时加上不善于表达,导致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另外还有的学生目标不明确不清晰,经历中考失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这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对任何事情都变得不在乎,不想参与。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
想要对症下药,首先需要细细分析学生们目前不良表现的原因,根据观察班级不同学生的表现与特征,发现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这部分学生成绩后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受来自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备、老师的批评或轻视。这些学生从小对老师没有好感,升入中职学校后,由于长期不被肯定及自信心缺失,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老师不信任甚至厌恶,违反纪律,甚至出现故意与老师“对着干”的现象。另外就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他们误以为是因为自己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不成熟,生活阅历不丰富,自我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即将成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事,渴望走入成年人的世界。例如:部分学生遇到同学、老师或家长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就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就将自己包装得好像漫不经心,毫不在乎,多数表现为自暴自弃或者玩世不恭,甚至表现得更为忤逆,自负和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就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学习与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感到迷茫。通过与学生的约谈中发现,他们绝大部分选择入读中职学校是因为觉得自己年龄不足暂且不能参加工作,入读所选择的专业大多也是家长的意愿,对自己将来是否继续升学没有明确的想法,也不曾思考自己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并丧失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一种“混日子”的心态。
三、用赏识教育唤醒学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按照学生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正向活动状态,诱导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成功。
(一)了解学生成长情况,找到赏识教育着力点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们付出真挚的爱与热切的期望,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前进动力。使用赏识教育首先要善于运用发现美的眼睛,精准地找到学生的值得赏识的优点。而赏识教育要以事实说话,以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表现为切入点。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的办法是首先通过学生档案熟悉学生的资料与基本情况,然后让学生通过周记或个人分享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家庭与成长经历,在大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越了解学生的背景,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越能事半功倍。如我班上一个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平时与其他同学相处总是很冷淡,对人不理不睬的,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后与学生母亲通话,更深入了解学生是由于自卑心理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我就私下找学生聊天,告诉他我的家庭情况跟他类似,利用同理心让学生对我敞开心扉,再引导他克服自卑心理,告诉他即使没有爸爸也不需要担心害怕,你已经长大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能力保护好妈妈,我相信作为男生的你肯定可以做到的,对学生的孝顺进行赏识并强化激励。经过我的开导后,这个学生开始变得自信并且开始慢慢打开心扉尝试与其他同学相处了。
(二)尊重与鼓励,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学生亮点
他们正处于由青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从未遇到的问题,他们还懵懂不知如何解决,他们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想法,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被重视、被尊重。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抓住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及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还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取得了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我也进行表扬,如平时经常不参与日常卫生打扫的学生,有一天被我看见了主动弯腰捡起自己课桌下的垃圾,我也不管垃圾是否这个学生自己扔的,但就是立刻当众表扬他的行为,自从那次之后劳动委员再让这个学生参与打扫卫生,他也服从安排,再到后来这个学生慢慢养成了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可见赏识教育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作用的,作为老师需要的就是通过赏识激励,然后细心灌溉,静待花开。
(三)让学生做自己擅长的事
赏识、赞扬、鼓励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学生都是孩子,所以他们很在乎老师是否赏识他们。让学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通过赏识教育进行正强化,也能够帮助学生修正一部分的行为习惯。如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平时总爱迟到,但是组织领导能力极强。我就根据他的特点加以利用,对他进行引导,让他做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擅长的事。我鼓励这个学生在学校运动会和艺术节出谋划策,组织班级进行活动排练和表演,然后在班级取得了团体的荣誉和奖励时,点名让这个学生代表上台领奖,而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这个学生,同时勉励他,如果能够学会守时,并且在学习上多加把劲,估计就是大家羡慕的“公敌”了。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学生迟到的次数在减少,虽然学习成绩上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已经能够在课堂上慢慢看到他专注的眼神,相信他离成绩进步也不远了。如果老师阳光,学生也会灿烂,老师把学生这些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相信学生即使不能成为美丽的鲜花,也可以成为能茁壮成长的大树。
参考文献:
[1]孟禄.成功教育,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与探讨[J].中国会议,2018,10.
[2]朱芬芳.浅析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J].才智,2018,07.
[3]邓爱明.赏识是雨露能催生出最艳丽的花[J].教育科研,2018,02.
[4]梁素娟,杨英.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J].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黄国菲 单位: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