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日期:2017-01-02 05:27:43人气:114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始,学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不断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联系实际,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德育的内涵,也能在课堂上巩固德育思想的精髓。如今,中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成为了学生学习、老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并总结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完善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以便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1.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1)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再加上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德育与自己无关,德育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的事情。这导致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减弱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其次是学生认知有误,根据统计结果表明:8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与德育没有关系。87.6%的学生觉得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与就业没有太大关系,26.3%的学生觉得所学专业课程中应该包含着德育,但是具体是如何体现说不清楚。原因分析:首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在德育课程和班主任工作,因此学生觉得德育课程、班会活动、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才是德育。其次学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德育课程,如中职生礼仪、公共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但是这些课程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其开设的意义。最后社会大环境各种诱因,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被逼让座等社会现象,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中职学生家庭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了解到,87%的学生处于监管缺失状态,或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或是单亲子女,这些学生一般都交由爷爷奶奶照管,他们普遍缺少完整的亲情爱抚、缺少温馨和睦的家庭感觉、疏于教育监管,导致学生感情冷漠。(2)《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掌握教育的原则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分析、独立思考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这些都是构成幼儿园教师德育的核心要素。因此依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载体,将德育内容融入在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观,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训练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和职业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思想行为,实现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因此,课堂德育渗透不仅解决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而且配合了学校德育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2.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调查结果

2.1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发挥导向功能。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充分认识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指导了教学内容要兼顾德育知识内化、品德行为外化,要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自然融合,规范了课型结构,明确了渗透式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发展学生普遍的德育素质和职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指导了评价的方向,要将学生近期在校的发展和远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创新评价的方法和标准。2.2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将德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纳入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除了有教学大纲外,还需有配套的德育渗透大纲,并将德育目标注明在教案中。其次,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并深度挖掘德育因素,设计合理可行的德育目标。2.3教学内容是渗透德育操作步骤和程序的载体,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更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等的总体考虑,实现德育渗透式教学的最优化。学生个人习惯、职业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养成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反复培养和训练。《学前教育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由于内容丰富、材料新颖,素材形象,容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参与。课程的训练是行与知相结合的过程,从训练中教师能观察到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行为问题进行纠正,在日积月累中将德育内容自然的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实现德育的外化。《学前教育学》学科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此课程所讲述的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主要是其中展现着高贵的人格品质,挖掘艺术作品的“正能量”,利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自然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道德内容,能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得到升华,提高德育的内化作用。教学内容构成实施载体。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容,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道德发展水平,展望达成的目标,同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密切联系职业要求,形成整合的知识系统。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德育渗透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是调整课型结构的必备依据,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具体工具,是教师实验、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托,也便于学校长期坚持实践德育渗透教学模式。德育渗透教学中,是建立在学科互相联系间,把德育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中,使学科教学也具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德育意识的领悟变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自主体验,道德行为养成变成了学生在技能学习中的一种能动活动,学生乐于接受思想道德,易于领会行为要求,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德育不再是说教和道德训诫。

3.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老师都应该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渗透的工作需要科学高效地实施,并且在渗透的过程中需要联系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许红梅,江尚军.从学生可持续发展谈中职英语教学[J].职业.2010(06)

[2]宋晓惠.如何做好中职英语教学与就业的衔接[J].科技信息.2010(09)

[3]程晓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策[J].亚太教育.2016(20)

作者:邢羽佳 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