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案例教学论文 > 案例教学在脂肪肝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脂肪肝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2017-09-04 07:27:18人气:146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见习生7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名。其中,对照组男25名,女13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1.36±1.72)岁;观察组男24名,女14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1.33±1.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及教育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负责制定课程内容及记录教学情况的带教老师配备相同。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由带教老师根据见习大纲、基础教材、新版诊疗指南等为参考制定课程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传统授课方式为见习生讲授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知识。观察组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由带教老师选择临床上典型的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案例,并以此为基础引导见习生探究分析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操作方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由带教老师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重难点后,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挑选出典型的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案例库。案例库应当包括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影像、疗程随访资料以及病情转移登记等。带教老师应该将这些资料融入教学内容中,并与其它典型的肝病资料进行对比,在见习生自发思考的基础上充当辅助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鉴别和区分,完成归纳总结。(2)在教学刚开始时,带教老师首先向见习生讲授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知识,检测见习生掌握合格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向见习生展示临床患者的各项资料,要求见习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和量化评估,而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还需结合病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与自身治疗意愿等[5-6]。根据见习生在诊断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诊断结果,评估其在知识掌握上的系统程度,针对这些缺漏薄弱之处进行再次提取案例库中的典型进行侧重点讲解,通过不断训练帮助见习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在具体病例中的理解运用。(3)在学习课程结束后,带教老师应该举出一个教学案例有所不同层次更为丰富的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案例,要求见习生根据已掌握内容自行对新案例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根据在这一检查环节显露出的问题再进一步对点指导。通过将客观数据与临床解释相结合的方式,让见习生不断地在实验与理论之间进行“脑力”训练,使其对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知识体系进行加深理解至全面掌握,培养见习生对临床病例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较为枯燥的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医学原理,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1.3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

1.3.1评价指标

根据课程基础内容设计检测内容,将两组见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质量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其中,考核成绩为客观评分,包括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两项评分。教学质量评分为主观评分,包括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分期判断以及治疗原则选择三项评分。

1.3.2评分方法

设置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见习生对所教授内容掌握情况越好,反之,则越低。教学质量评分则采用带教老师向见习生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诊断知识:临床分期:治疗知识分数配比为3:4:3,问卷得分与教学质量满意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见习生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0.76±1.71)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为(91.57±1.18)分;对照组见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74.22±1.51)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为(72.52±2.35)分。两组见习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见习生教学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见习生的临床分期教学质量评分为(38.22±0.91)分、诊断教学质量评分为(27.87±1.13)分、治疗教学质量评分为(28.98±1.02)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0.31±2.58)分、(19.68±1.85)分、(20.03±0.36)分。两组见习生在教学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但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命依然可以得到有效挽救和延长。提升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率,必须提高在临床上的诊断准确率。临床见习生作为临床诊疗的接班人,其学习质量决定着其在未来临床实践中的诊疗质量,关乎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持状态。因此,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增强见习生对于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从普通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质量对比结果来看,利用案例教学的观察组见习生无论是在考核成绩或是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上,各项指标均提分明显。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见习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临床责任意识,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在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教学上具有良好的可有效行性和积极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在目前的学院教学中,传统的临床教学主要以多媒体展示的授课方式进行,虽然可以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见习生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但依然摆脱不了“填鸭”被接受模式,不够灵活的教学方式使见习生对现实病症进行分析和诊疗时具有关联难度,因而学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7]。而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带教老师通过向见习生展示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和启发见习生对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基于问题探索式推进全方位的拓展思考,在具体分析中不断测试并对应改进完善见习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培养其临床决策思维能力,从而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结合教学案例判断病例状态。每个见习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在老师指导下由知识现象推理一步步论证接近事实,积极性思维被激发,案例分析成功后不仅大大增加了见习生对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参与感且也在不断地进行应用体系的自我认知确认。

参考文献

[1]刘占英.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15(2):250-252.

[2]徐启桓,揭育胜,舒欣,等.脂肪肝与HBV感染、高脂血症及ALT异常的相关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9,23(2):141-143.

[3]施军平,范建高,武瑞,等.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8,22

[4]常中飞,马新,宋丽丽,郑玉琴,刘凤永,段峰,王志军,王茂强.案例教学方法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6,4(02):105-108.

[5]王悦华,郑亚民,江华,等.基于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课程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7):702-705.

作者:焦向鲲 张凤池 韩宇 刘科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