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播音主持论文 > 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

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 

日期:2019-08-17 08:48:44人气:936

摘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倍受各类综合高校的钟爱。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善,因此高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继而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本文是笔者就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浅陋见解,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勉。

关键词: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的广电事业发展迅速,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也给很多年轻人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新的希望。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校内部的播音主持或与之相关的专业骤然升温,学生数量不断激增。然而,在这种表面看起来“蒸蒸日上”的播音主持办学热背后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招生制度不完善,教学体系落后,师资力量匮乏等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一、完善录入办法,选拔优质“储备”人才

专业教育程度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门槛却非常的低,这就使得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成为吸引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入学之前用以检查学生专业潜质的专业测试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意义非凡,甚至关系了人才培养计划的成败。因此,完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选拔标准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专业面试是高考学生进入播音主持行业的第一道门槛,现阶段,这道门槛主要由稿件播读和即兴评述组成,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稿件理解力以及即兴语言组织能力。因此,考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全面的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五点:第一,确定考生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规范。第二,考查考生的发音器官是否健康,嗓音是否圆润。第三,衡量考生朗诵是否具备声情并茂的特点,能否有效的感染他人。第四,判断考生的思维品质、应变能力以及记忆力能否适应播音主持岗位的实践需求。第五,衡量考生的外在形象是否匹配播音主持岗位的社会公众形象需求。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对学生有较高的形象气质要求,因此,专业面试的结果是要能够科学的考查学生,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文化素养、可发展的专业潜质以及较强的塑性。除了面试,现阶段有很多高校在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进行筛选时,也都设置了相应的笔试环节,用以考查考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如我们所知,播音主持专业的从业者还需要具备非常强的文字功底与知识内涵,想要保证考生与这一要求尽量靠拢,就需要在招生过程中重视高考的权威性和能动性,有意识地选择成绩优异者进行深造。当然,除了高考这一途径之外,高校方面还可以建立综合成绩排名,从中选择成绩优异者优先录取。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用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办法只有面试和笔试两个途径,然而通过这两个“关卡”选择出来的优质考生也并不一定真的满足高校培养的初衷。因此,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一定要有意识的避免录取标准的片面性,例如可以在笔试以及面试的基础上增加“政审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条件

育人是一件非常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而培养优质的播音员主持人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高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未来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后盾。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必须具备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体系是提高教育的必要条件,更是促使学校稳健发展的利器。对现阶段的高校播音专业教师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高校的教师均为校内专职专业教师或是媒体一线的兼职教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各大高校还应强化此项措施,广开一线广电媒体工作人校内授课或者演讲的力度、频率,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补充高校的教师队伍实力。当然,定期为高校教师充电,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水平,丰富教育者的实践机会,打造优质的教师人才队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与其他专业不同,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非常的特殊。播音主持人才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而专业素养却不是依赖教育就能够培养的。因此,那些认为只要拥有超高外在形象以及优美嗓音就能做好播音主持人的想法是极其不切实际的。专业培养需要极高的教育成本,充裕的师资力量不可少,必要的时候甚至还需要聘请富有经验的老师实行小课辅导。此外,教育者的教学是否具备实效性以及实践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的满足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基本条件,用具备视、听、录、摄、演、控的全套的、现代化的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和演播场地为学生的实践教育夯实基础,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教学体系

如果教育者只懂得按部就班地落实教育,想要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不能强求办学者拥有非常强的广电工作经验或是相关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必须熟悉广电工作的特点、理念,这样在指导办学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够在原有的办学理念之上实现突破。更新办学理念的途径非常的多样,办学者首先需要拥有探索研究的意识,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其次,办学者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全面的了解传媒广电相关的动态信息,及时把握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动态;最后,将“走出去”和“请进来”发扬光大,常与广电部门交流,开展联合办学手段,建立实地培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放在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方面,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教学内容等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培养人才需要的必要条件。以广播、电视通讯发展为准则,培养既能播音,又会主持,既有系统理论,又具备大量实践经验的优质广电专业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育者在落实教育的时候,需要充分地考虑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就业为指导,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的基本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进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更好地面对知识更新以及淘汰挑战。灵活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一的办学体制,多形式发展教学;变半封闭办学模式为全方位开放办学模式,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定期回访毕业生,开展相关的交流研讨,以便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生资源利用办法。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优质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要各方配合。只有探索出了最佳的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够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更优质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夏青.培养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者――对传媒类普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2(08).

[2]陈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探――以广东高校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4).

[3]江胜清,龚小雨.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体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优先出版[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09).

作者:张永洁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新闻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