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情感表达思考
摘要:在现代多种媒介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对播音主持人的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情感表达和语言交际是众多播音主持节目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播音节目内容的重要载体,其能够有效提升播音主持节目的质量。本文具体论述当前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便有效提升其情感表达能力。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感表达;节目质量
在现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事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播音主持作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融合下的挑战,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1]当前,播音主持人在情感表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播音主持效果。
一、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难以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一部分播音主持人由于自身的文化功底较为薄弱,常常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读音不准等错误,如成语释义不深入、张冠李戴、语义用反等,严重影响了播音主持节目的播出效果,阻碍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同时,还有一部分播音主持人存在幽默语言使用不恰当的现象,导致节目易出现冷场、气氛尴尬的情况。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将幽默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所坚持的幽默必须是具有内涵的、雅俗共赏的。但是,当前一些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常常超越了底线,语言充满了低级趣味,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另外,用语空洞、废话连篇和用语不精炼也是当前播音主持人在节目情感表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合理地传达节目信息是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一些节目主持人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并不能够非常精准地播报信息,常常无法抓住关键点,废话连篇,难以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甚至会严重影响播音主持节目的质量。[2]
(二)情感渲染不到位,无法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情感表达是播音主持节目的灵魂,所以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是否带着情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播出效果。其中,情感表达能力是播音主持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如果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缺乏情感投入、面目僵硬地进行节目播报,则无法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更无法提升节目的感染力
二、促进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途径
(一)保持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塑造节目标识为培养目标
播音主持人不仅仅是一档节目主题的传达者和提炼者,更是一档节目能够快速被公众所识别的符号代表。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必须应用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以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例,赵忠祥善于使用缓慢而起伏渐进的语速表达方式;倪萍非常善于应用煽动性的话语来把握情感;《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非常善于使用犀利、精致的语言;《天天向上》中,汪涵所使用的主持语言也非常风趣、俏皮。[3]由此可见,不论是电台播音主持人还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果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失去个性化的语言和情感表达,那么其便无法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更难以让广大受众快速识别播音主持节目。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播音主持人需要始终保持独特的主持风格,善于营造浓厚的节目氛围来烘托节目,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对个性化节目主持的需求。
(二)提升用语基础能力,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在播音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应非常重视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如各种语法、语义、遣词用句、立场等多方面的规范性。同时,播音主持人还需要掌握规范的普通话,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让自己的主持更加个性化和具有创造性。例如,在分析一档新闻节目内容的时候,播音主持人应根据自身的理解,善于引经据典,进行灵活解读;巧妙应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创新播音主持形式,从而营造浓厚的节目主持氛围,形成个性化的节目主持风格,以便从根本上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魅力。再如,当前大家非常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这一节目,其主持人应用别具一格的文字表述方法,成功塑造了极具个性的播音风格,大幅度提升了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并催生了很多模仿其播报的节目。
(三)巧用情景再现,引起观众共鸣
通常情况下,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非常重要,一位有内涵、有头脑的主持人常常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袁鸣在海南所主持的一次京剧团成立文艺晚会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嘉宾“南新燕”先生的名字,并灵活引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名句,从而合理地将晚会主题“古老京剧艺术跨越海峡,落户海南”融合起来。袁鸣通过这种巧妙引入名句,再现真实情景的主持方式,非常灵活地引出了嘉宾的身份,升华了晚会的主题意义,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四)与受众互动沟通,保证节目的整体情感基调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情感表达时不能单方面地进行情感输出,或者单方面地进行自我欣赏和陶醉,而是应该与受众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实现与受众的情感交融。并且,播音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应尽量与广大受众保持一致的情感基调,坚持与受众同欢乐、同忧愁。同时,其需要具备较强的情感发现能力,能够选择正确的时间与广大受众进行互动,并深入展开交流,以促使广大受众积极地参与节目制作,有效强化播音主持节目的真实性、可信性。例如,在一些采访类的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嘉宾进行互动,深入挖掘嘉宾内心的情感真相,从而有效增强采访类节目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每一名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都需要充分重视情感表达,并灵活应用手、眼和脑等肢体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充分突出播音主持节目的创造性、独特性。同时,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巧妙应用自身的内在情感元素,促使播音主持节目能够取得最佳的收视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炜.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方式研究[J].视听,2015(05):114-115.
[2]梁楠.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13(19):104-105.
[3]姚丽勤.播音主持的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探析[J].科技传播,2016(19):1-2.
作者:李玉屏 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