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
审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的主干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学好审计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功底,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传统的审计教学相对封闭,是以教材为基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意义。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选用审计案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抽象到具体,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提升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所以将审计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审计教学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审计教学的现状
审计是一门实务性学科,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应用型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审计课程教学更是强调其操作性。近年来,审计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实际教学中,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抽象又难以理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明显跟不上现有的审计环境变化,审计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1.提升学生对审计概念的认知水平。传统课堂教学基本上是理论讲述,对于初学者,审计概念是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例如当讲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业务约定书等专业名词时,如果将一份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展示出来,学生学习时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对这些专有名词有形象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施互动式的审计案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案例讨论,培养学生融入案例情景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能浅显易懂的讲授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课余大量收集审计案例,筛选出有代表性,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审计案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良性互动,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形成讨论小组分工协作,学生分析结束后形成案例报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将主动权交予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在一旁正确引导。这些要求都会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拓宽自身业务水平。
三、如何有效实施互动式案例教学
1.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先铺垫大量的审计概念,打下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再将案例与审计理论教学相结合,辅以对应的审计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学活用,消化理解所学知识。采用这种形式教学,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没有理论基础,学生就没有分析案例的工具,无法对案例中出现的审计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课堂讲授法必须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坚持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重。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相应的案例发给各讨论小组,学生阅读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团队协作的能力。
2.建立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库。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需要收集大量的案例素材。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审计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案例的新颖性,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储备库。如果审计案例涉及面太广,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有效的进行案例分析,会降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要与时俱进,案例的发生时间不要过于陈旧,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差甚远,不易激发学生分析的兴趣。
2.1案例题材应紧密联系课堂理论教学。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教师应考虑所授课程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现学现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筛选整理,去粗取精,组成审计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保证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有审计知识,案例不可太复杂,涉及多个审计概念,也不可脱离实际,这样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选择与学生知识相匹配的审计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达到学以致用和指导审计实际工作的目的。
2.2案例题材应新颖与时俱进。近年来,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审计案件,各种财务造假层出不穷;如安然、世界通信和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银广夏、红光实业等经典案例。选择作为教学的审计案例,应注重该案例的时效性与代表性,既不能脱离实际,也要与我国现有的大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审计人才,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3.重新编写审计授课计划,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将案例分析法融入审计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精简理论讲解部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例如案例阅读可以安排在学生的课外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在学期中后段,还可以专门开设一周左右的集中实训教学,将学生安排在审计实训教室,给出模拟的审计环境,相关的资料,分配好每一个学生的角色。从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开始,到出具什么类型的审计报告,学生参与整个审计环境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审计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宏观感知审计到底是干什么的,审计工作底稿应该怎样填写,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应该如何评估,企业的账证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制度规定等等,使学生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真实的审计工作。
4.建立审计实训室。高职院校审计课程的教学计划是着重在民间审计,即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导,辅以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实训的教学计划力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旨,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建立审计实训室,采取模拟的方式,开展审计模拟实训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处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运用模拟企业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信息,通过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使学生有效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审计基本方法、审计程序,以便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在掌握会计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审计知识的理解,满足社会对不同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导入案例教学法,在审计的每一个业务循环学习之前,以审计案例引导学生模拟实际从事审计工作,边做边学,学做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学习审计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作为主导角色,提高学生今后的应职、应岗能力。实训教学的具体操作可以采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课堂训练方式,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课堂案例的选用可以是真实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知识体系自编的案例,选取的题材可以丰富多样,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构架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深入思考的效果。我们对审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是盲目的,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对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科学的教学并不是要用最复杂的方法,而是要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仍应继续探索,将基础知识教学、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良好的结合并加以创新,寻求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魏方圆 洪丽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