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案例教学论文 > 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研究

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研究 

日期:2019-06-14 06:05:00人气:1677

摘要:文章基于独立学院的特色背景,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选择高质量的案例;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文章研究同时指出会计案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足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 案例教学 效果 影响 因素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我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为本课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所以本文中将案例教学限定在工商管理类课程范围内,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商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重现现实场景,学生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通过讨论、问答等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会计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也是很多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上也受到热捧,近40%的独立学院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专业(安存红,2014)。基于独立学院和会计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独立学院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会计学课程和教学自身特点的需要。首先,会计学概念和理论是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已经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很多学科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实务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用技能。会计学的上述特点,使得会计学的部分原理、知识,以及相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无法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因此,有必要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而案例教学法对于锻炼学生实际会计技能、分析能力以及巩固和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符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相对于母体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何叶,2008)。独立学院教学区别于公立本科教学和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所区别。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逼真的实际环境,与理论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实践性,以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3.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素质和要求。独立学院作为办学历史只有十余年甚至不足10年的新办高校,一般在三本批次招生,由于招生批次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三本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在生源质量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邹少军,2014)。案例教学法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利用团队合作、课堂展示、实战模拟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既让学生发挥操作和沟通特长,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能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弥补其理论知识的不足,完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

4.符合社会对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计学教学应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原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而案例教学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解决展开,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讨论和分析,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观点,相互沟通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过程,能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市场对于会计人才需求,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选择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作为调查对象,向该课程2015年1个学期开展案例教学法的202名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此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2份,收回202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完整信息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8%。

2.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教师访谈,经多次讨论明确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因素,主要从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素质、考核机制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设计案例框架。根据设计的框架,提出19个适合有效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查。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和文字叙述形式,其中量表采用五分制李克特量表(1分表示最低分,5分表示最高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我们将案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案例质量、教师能力、学生参与度以及考核机制的统计数据列示于。我们可以看出,在案例与理论的密切程度、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的案例点评深度3个方面,学生的打分很高,超过60%的学生打5分,表示他们在这3个方面满意度最高。其中教师组织能力、教师点评深度属于教师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的认可度很高。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有170位学生打了4分或5分,占全部样本的85.8%。其中打5分的占比为52%,这说明教师在案例的启发性方面应给予重视,主动挖掘、选取更有启发性的案例以使学生受益更多。在考核机制方面,48.5%的学生打了5分,相比教师因素、案例的启发性因素,非常满意的学生比例较小,但是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任课教师在考核机制的设计制定上要加以重视,制定一套更加完善、更能激励学生的考核机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其他因素包括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程度、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两个因素代表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配合度,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配合度的影响。但是这两方面的学生打分都很低,只有19.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做好案例准备工作,38.9%的学生认为准备工作做得非常一般,而案例准备不充分势必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在课堂参与度方面,只有23.7%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地参与了案例课堂讨论,34.8%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堂参与非常一般。结合这两个因素可以说明,部分学生既没有做好案例准备工作,也没有积极参与案例课堂讨论,基本可以认定这些学生在“搭便车”,也有可能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发言,这其实体现了独立学院合班上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2.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打分情况所作的统计分析表。超过90%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较高。具体而言,在强化理论知识理解、提高搜集和组织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实务分析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导向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7个方面,学生打分较高,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是有所收获的,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案例教学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确实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方面更有方向性。在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个性发展三方面,学生的打分较低。只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提高自己这三方面的能力,20%左右的学生认为非常一般。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在这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没有达到理论上预期效果。换个角度分析,说明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较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缺少主观能动性,在案例准备阶段和课堂讨论方面,没有很好地展现自我。这一结果也对应了案例教学影响因素中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和准备不够充分这两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对独立学院的会计案例教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其案例教学效果整体比较理想,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认可程度较高,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务分析思维、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非常好的提升作用,说明其案例教学已达到期望的效果,这主要是源于案例教学过程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一,有目的地选择合适课程实施案例教学。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有其自身优势,一刀切反而不利于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开展,因此,应该选择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其二,源于高质量的案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所选择案例与所涉及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所选案例的素材对启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作用,也促进了案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三,教师因素对于案例效果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由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承担,这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案例选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教学点评等环节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设计,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独立学院会计案例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学生沟通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个性发展方面的提升效果还存在不足。这可能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案例教学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足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因此,要切实提升会计案例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思考:

1.全方位提高学生参与度。首先,需要从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入手,通过加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师的沟通和配合,及时监控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将学生总体学习情况反馈给案例教学课程任课教师,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案例教学难易程度,使学生更有能力参与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关于如何参与案例教学的指导。第一,提前给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计划和说明书,并对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和实施计划进行清晰的指导和说明,让学生尽早明确如何准备案例讨论;第二,设置三到四个详细且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重点准备和课堂讨论,同时设置详细的包含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的评分细则,也有助于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案例教学;第三,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案例教学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适时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给予认可,鼓励所有学生积极表达观点;第四,独立学院应加强对于案例教学的支持,对于采用案例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明确规定采用小班上课,给予课室、课时以及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2.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考核机制。笔者通过调查及研究发现,会计案例教学的考核机制仍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案例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更完备的综合考核机制,以有效激励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其一,改进案例教学评价模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监督和评分,小组内部分工应明确,实行“谁负责谁报告”机制,教师根据报告的内容、难易程度和现场表现等方面确定小组综合成绩。同时,小组成员在对各项评分细则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课前、课中讨论情况进行相互评价和打分,教师结合小组成绩和相互评分结果确定个人成绩。这样,既可以监督学生自觉参与案例讨论的完整过程,又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掌握程度;其二,完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了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案例教学,学校应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明确案例教学的课时、学分,并提高案例教学在学生成绩中的比重,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案例教学并应取得相应考核成绩,以引导学生更重视案例教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中国企业管理案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许汉友,汪先娣.高校会计案例教学中的困惑及校正[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7)

[4]刘彦文,管玲芳.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04)

[5]张晓岚,邬展霞,沈路.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思考[J].财会通讯,2010(25)

[6]何叶.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0)

[7]安存红,郭薇,高祥晓.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9)

[8]邹少军,李娇丽.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

作者:陈莹 李三杰 王玲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