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案例教学论文 > 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分析

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分析 

日期:2017-05-28 13:44:28人气:1550

摘要:案例教学是管理教育中广泛采用的重要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从接受到运用的转化,并训练学生阐述观点、表达立场、说服他人、团队合作、权衡应变等管理能力。案例、组织、变通是制约案例教学效果的三个关键。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管理教育

一、管理教育中教学案例的要素与类型

1.教学案例的构成要素

案例也称个案、实例,通常指对某一事件或过程及其背景、条件等的描述性资料。常见于管理学以及医学、法学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中。管理教育中的教学案例是指围绕管理课程中的特定教学内容而采集和编撰,体现一定教学目的,描述现实事件及其背景与条件,由文本、数据、音频、视频等资料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信息单元。一般来说,教学案例中必须包含事实、问题、目的等三个基本要素。“事实”即教学案例必须以在管理实践中实际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出于教学以及商业、法律等方面的考虑,案例呈现中可以有选择、掩饰、改编,但基本事实必须来自管理实践,不可搞成凭空虚构的艺术创作。“问题”即教学案例必须包含实际的管理问题。唯此才能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目的”即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对于每个案例,关联何知识点,验证何理论,训练何能力等,编撰者必须胸中有数,不可单纯追求所谓“剧场效果”。

2.管理教育中教学案例的基本类型

管理教育中的教学案例有应用式、思考式、开放式、拓展式等四种基本类型。“应用式案例”的案情与某一知识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情节较简单,篇幅较小,一般是围绕问题直接展开表述,没有冗余或干扰性信息,有明确易见的答案,多用于教师对该知识点的说明、例证,以及训练、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常见于基础课程的讲授及标准化考试,适用对象主要是没有或较少管理经验与管理训练的非管理专业学生、管理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低资历的基层员工等。“思考式案例”的案情与某一知识单元有对应关系,情节相对复杂,篇幅相对较大,一般是围绕该知识单元的主题展开表述,信息提供比较充分,不一定有唯一或最佳的答案,多用于教师对相应知识单元的例证,以及检验与训练学生对相应知识单元的掌握与运用,常见于讲课、作业、课堂讨论及开卷考试,适用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管理训练的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基层干部等。“开放式案例”的案情往往是对某一管理情景真实而全面的描述,提供的信息是全方位的,包括某些背景、冗余、干扰性信息,头绪较多,篇幅较大,问题本身和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综合性的。这种案例不仅没有唯一或最佳的答案,甚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也是开放性的,常见于深度讨论及专门的案例课程,适用对象主要是中高级管理干部,如MBA、MPA教育和高级管理培训等。“拓展式案例”的案情往往不是与某门具体课程相关,描述的多为传统管理知识与工具无法有效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理出思路,给出概念,提出方法,不仅创新与拓展知识,也服务于管理实践,一般只见于高级研讨班等研究型教育。

二、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的意义与形式

1.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管理科学本质上是关于“能力”的科学,而不仅是关于“知识”的科学,因此管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不能停留于让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更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如何做”,即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如培养临床医师必须接触病人,培养律师必须接触案件一样,管理教育必须引入并倚重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低成本、高效率、零风险地完成理论与实残、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其次,管理科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而不仅是关于“事”的科学,因此管理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与事打交道的“智商”,还要培养学生与人打交道的“情商”。案例教学中阐述观点、表达立场、说服他人、团队合作、权衡应变等,本身就是管理能力训练。严格说来这些案例教学的衍生产品本身就是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而非“副产品”。

2.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为主要特征,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基本诉求,兼及信息处理、逻辑思维、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围绕教学案例建设和使用而展开的教学实践过程。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可分为教师主导型、师生互动型、学生主导型等三种主要形式。在教师主导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多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特点等选取相应的案例,采取例证、分析、提问、演示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多用于讲课,教师扮演“导师”角色。在师生互动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进度、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思路、角度、方法,通过讨论、辩驳、置疑、答辩、引导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多用于课堂讨论,教师扮演“导演”角色。在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考虑学生的方法、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完善性、创造性等,通过讨论、辩驳、置疑、答辩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多用于作业、考试,教师扮演“评论家”角色。

三、管理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的要点

1.搞好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搞好案例

首先,案例要真实。凭空编造案例顶多起到例证的作用,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对于那些来自管理一线学生,虚构的案例难以欺骗他们。其次,案例要新鲜。新鲜的案例不仅更贴近企业当前实际,使学生有真实感、现场感,而且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意识。再次,案例要数量。保证同一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现场反应等有灵活选择的余地。

2.案例教学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现场组织工作

首先,比较复杂的案例应安排学生的预习环节。如集体课堂讨论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还可要求学生准备讨论提纲;独立完成作业的案例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其次,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避免冷场,讨论开始时教师要先“暖场”,营造轻松热烈的气氛;讨论进行中要“挑拨”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先安排好“种子选手”在发言不踊跃时打破僵局;人数较多时可先分组讨论,给更多同学发言机会,再由“意见领袖”代表本组发言;条件具备、内容合适时,可以组织“互动游戏”提高参与度;可以布置学生根据实践经验自行“设计案例”等。有没有学生参是举例说明与案例教学的根本区别。再次,及时引导,避免游离主题,讨论失控。教师要始终保持冷静,及时对讨论的中心议题进行归纳、概括、提示、明确,对已经讨论充分的问题要及时总结、终止,对尚未讨论或讨论不到位的问题要及时引导、提示,对游离主题之外的问题要及时制止、转移,对开放性的问题要有诱导、暗示,讨论结束时要及时点评等。

3.案例教学没有固定格式,要灵活务实

管理教育的生源比较复杂,年龄、素质、专业、基础、经验、期望值、班级等往往差异很大,过分教条地认为一定什么样子才是案例教学,不顾条件地坚持开展案例教学些环节等,都是不现实的,要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黄维德,组织行为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MBA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于一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