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直辖移民管理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海南省直辖移民管理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组织评价、业内认可、以用为本;要突出政治标准,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要适应警务技术人民警察职责要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坚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
警衔的晋级
二级警督以下的人民警察,在其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以上条规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晋级。
晋级的期限: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
晋级的条件:
(一)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纪守法;
(二)胜任本职工作;
(三)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晋级期限届满,经考核具备晋级条件的,应当逐级晋升;不具备晋级条件的,应当延期晋升。在工作中有突出功绩的,可以提前晋升。
(一)总警监、副总警监;
(二)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五)警员:一级、二级。
(一)部级正职:总警监;
(二)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三)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四)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五)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六)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七)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八)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九)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十)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一)总警监、副总警监、一级警监、二级警监由国务院总理批准授予;
(二)三级警监、警督由公安部部长批准授予;
(三)警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厅(局)长批准授予;
(四)警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
(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初始警衔根据学历定,第一年都是见习,第二年确定,大专本科的为三司,硕士的为二司,中专的只能是警员了
然后在升到二督之前是根据警龄来晋升警衔,一般3至4年一升,有特殊奖惩的也会适当提前或推迟
一督以上根据职务来升,一督为正科至正处,三监为正处或副厅,二监为副厅或正厅,以此类推。警衔的晋级
二级警督以下的人民警察,在其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以上条规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晋级。
晋级的期限: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第十四条,二级警督以下的人民警察,在其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本条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晋级。
晋级的期限: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
第十五条 一级警督以上的人民警察的警衔晋级,在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可以提前晋升。
第十六条 人民警察由于职务提升,其警衔低于新任职等级编制警衔的最低警衔的,应当晋升至新任职等级编制警衔的最低警衔。
第十七条 警司晋升警督,警督晋升警监,经相应的人民警察院校培训合格后,方可晋升。
第十八条 人民警察警衔晋级的批准权限适用第十三条批准权限的规定。警司、警员提前晋升的,由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准。
一督以上根据职务来升,一督为正科至正处,三监为正处或副厅,二监为副厅或正厅,以此类推。
刍议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对策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对策,以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为例进行分析。针对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要加强移民搬迁前的工作,做好前期调查、评估和规划,全面评估征地移民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移民搬迁方案;二是要加强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合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移民生活质量;三是要加强移民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为移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切实解决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移民安置点;建设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征地拆迁和移民搬迁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许多地方。其中,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涉及到云南省苗尾、检槽、诺邓三个乡(镇)11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征占用及淹没土地面积达到18.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5445亩,园地约2991亩,林地约10841亩,征拆迁房屋约26万平方米。在这个过程中,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移民个人的各种利益,也暴露出了移民安置点建设和管理的许多问题。因此,对于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设和管理移民安置点,以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性【1】。
一、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
1.移民安置点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移民安置点建设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文明规范、公开透明、节约用地、节约资金等。同时,移民安置点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高移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2.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
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是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移民群众的栖息环境、居住条件、生产生活等方面。规划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用地规划:要充分考虑移民群众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的用地面积,同时保证用地的合理利用。道路交通规划:要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的交通路线和设施,保证移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便利。建筑设计:要根据移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合理设计移民住房和公共设施,保证其安全、舒适和实用。生态环境保护:要保护移民安置点周围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生态绿地和景观设计,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文化和社会建设:要注重移民安置点文化和社会建设,建设符合移民群众文化传统的公共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促进移民群众的文化和社会交流。
3.移民安置点建设的管理机制
移民安置点的建设管理机制是保障移民安置点顺利运营的关键。在建设管理机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管理: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负责移民安置点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管理人员的任命、工作制度的制定等。资金管理:需要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管理程序等,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移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环境管理:需要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保护好移民安置点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社区管理:需要建立社区管理制度,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营造和谐、文明、宜居的社区环境。
二、移民安置点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1.移民安置点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移民安置点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建设标准不够高: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或者监管不严等原因,一些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不够高,不满足移民的基本居住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善:一些移民安置点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够,导致安置点内部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给移民居住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社会融合问题:一些移民安置点地理位置较偏远,缺乏与周边社区和市场的交流和互动,容易造成移民脱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流,产生种种隔阂和矛盾【2】。
2.移民安置点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商或者相关企业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违规建设或者违规操作,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方面。同时,在政策制定时,要注重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民生和社会稳定放在首位,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2.2加强管理和监督
移民安置点建设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政府应该加强对开发商或者相关企业的监管,建立监管机制,对建设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建设过程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2.3健全配套设施
移民安置点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建设,尤其是要保证安置点内的基础设施完善,例如供水、供电、通讯等,同时需要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满足移民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三、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对移民安置的启示
1.苗尾水电站概况
苗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云龙县境内的澜沧江干流河段,地处横断山脉澜沧江纵谷地区,是澜沧江上游河段(古水—苗尾河段)一库七级开发方案中的最下游电站,上游距大华桥电站约63km,下游距功果桥电站约45km。苗尾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408.00m,相应库容6.60亿m3;死水位1398.00m,相应库容5.01亿m3。电站装机容量1400MW(4×350MW),多年平均发电量65.56亿kW·h,保证出力424.2MW。苗尾水电站枢纽工程于2008年6月启动筹建,2013年5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16年11月工程下闸蓄水,2017年10月首台机组发电,2018年6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该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征地工作,其中包括了移民安置的问题。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移民安置成为了当地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3】。
2.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对移民安置点建设和管理的启示
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移民安置点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规划设计阶段要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移民安置点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与周边城镇的联系与融合,确保移民安置点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移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避免安置点内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其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应包括安置点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管理制度和政策要求要统一明确,并且适时地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保障移民的权益和利益,及时解决移民在安置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移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最后,要注重社会稳定和社区建设。移民安置点作为一个社区,应该注重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应该引导移民逐渐融入新的社区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还应该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文明的社区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强领导和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充分考虑移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确保移民安置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苗尾水电站建设征地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移民安置点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为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仁英. 论移民安置点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 数字化用户, 2019.
[2]张隆康. 关于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7(11):4.
[3]全威. 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的社会风险[J]. 水电水利, 2019,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