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越南语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越南语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中级职称评审 获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满6个月;获硕士学位,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中专毕业人员不能直接申报中级,至少需提升学历至大专。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5 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天津市初级职称申报条件: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并从事拟聘任专业技术工作;
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大专毕业的,从事拟聘岗位任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中专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满足上述学历条件,可以有资格申请天津市初级职称了
副高级职称评审,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二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越南语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1]——以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为例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全面推进,利用互联网实现在线教学、辅助教学的优势特点逐渐突显,这也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本文基于 “互联网+教育”模式来就本科越语阅读课的教学创新路径进行分析探究,以此来提高越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字:互联网+教育;越语阅读;教学创新;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越南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贯穿于整个越南语学习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越南语能力的提高对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模式的进阶,它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越南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对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一、当前越南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资源有限
与英语等大语种相比,越南语作为小语种其配套教材数量较少,且更新速度较慢,可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比较有限。阅读材料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扩展一些课文知识相关的文章或结合一些音视频资料。总体来看阅读内容包括扩展的内容基本基于课文内容,内容选择比较狭窄,部分内容陈旧,且大部分是文化、国情介绍类的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单一
越南语阅读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通过逐词逐句对文章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学以词语及课文翻译为讲授重点,局限在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表层理解,忽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及对文章的要点推断,未很好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思考总结,从而使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文章脉络。
(三)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短,阅读内容主要局限在课本及老师所要求的阅读材料,自主阅读积极性不高,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同学阅读是以“不挂科”为目标,应付式阅读,未认识到阅读对越南语学习的重要性。
(四)学习成效评价不全面
目前学习成效的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这种方式较为单一、片面,难以反映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成果。过程性考核又缺乏较为实质有效的实施途径,主要还是以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为主,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越南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资源丰富
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及学生的语言水平选取合适的材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库、智慧学习平台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方式多样
互联上资源丰富,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教与学不再只是局限在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时间与学生学习的时间都不受限制,同时也打破地域的限制,能更大限度的获取教学资源,这对于外语学习者老说尤为重要。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国内外新媒体咨询、音视频,专门的越南语学习软件等方式学习外语。也可用专门的读书笔记软件帮助完成阅读笔记的记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对学生课堂外的学习进行监督、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三、“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越南语阅读教学创新路径
(一)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依托于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课程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纽带。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使学习环境、时间更加自由化,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也为学生自主预习、复习带来了方便。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和监督也不再因时间和地点而受限。
阅读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可由授课老师选择某一智慧教学平台如:智慧树、腾讯课堂、云课堂智慧职教、雨课堂等,围绕教学大纲,根据各年级学生越南语水平来逐步完善。老师通过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上传数据库,可根据资料内容设置学习目标、练习、考核题库等,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与其外语水平相当的学习资料。
(二)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授课教师可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课内外教学形式呈现。如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选几节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课,也可采用录制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的方式来开展。课程内容、形式可以有以下两种:1.学生推荐课。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阅读内容进行讲解。除对阅读材料内容的阅读翻译讲解外,还要求对相关的知识做补充,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设置与阅读资料相关的练习题或讨论。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又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阅读笔记分享课。当学生积累一定的读书笔记后,可以让同学分享自己的读书成果,介绍阅读经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于后期的论文写作也有所帮助。
(三)线上线下学习评价相结合,完善学习评价机制
随着考核方式的不断改革,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再是通过期末的一张试卷来决定了,而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占比也到达了不少于50%的比例。这就要求过程性考核评价应该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单靠出勤、课堂表现已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可以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将线上线下考核指标相结合,除了传统的线下考核指标,可将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一个指标,多维度保证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客观性,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丽群.互联网视域下法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2]常虹.“互联网+”背景下“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高等教育.2020
[3]汪克慧.“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转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
[4]段海虹.“互联网+”时代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基础日语为例[J].大众文艺.2020
[5]于飙.“互联网+英语教学”背景下大学生自学习惯养成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20
[6]裘莎,贲培云,杨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三位一体”信息化考核模式改革探索及设计[J].黑龙
江工业学院学报.2022
[7]钮敏.“互联网+教育”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
[8]王先芝,张瑞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2
[9]乔普.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民族大学2020年教学研究项目课题“‘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越南语阅读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JGYB-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