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天津朝鲜语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朝鲜语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6-25 07:53:00人气:258

天津朝鲜语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中级职称评审 获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满6个月;获硕士学位,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中专毕业人员不能直接申报中级,至少需提升学历至大专。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5 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天津市初级职称申报条件: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并从事拟聘任专业技术工作;

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大专毕业的,从事拟聘岗位任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中专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满足上述学历条件,可以有资格申请天津市初级职称了

副高级职称评审,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二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


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思政教学研究

摘要:本论文在对《韩国(朝鲜)概况》、《中韩文化比较》等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载体等环节进行有效设计和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在朝鲜语文化类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价值内涵,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家策略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达到文化类课程一科多用的目的。

关键词: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这意味着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局限于思政课程,而应该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融合。

二、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的韩国语教育偏重语言的工具性功能或跨文化交际功能,过度地凸显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轻视或忽视语言教育的人文性。这种将语言和文化割裂的二元论与当下后现代课程观所提倡的文化特性和人文诉求极不相应。

“一带一路”建设及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对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更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信念端正,既要能够理解相应语言文化,还要深刻认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要学会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树立中国良好的对外形象。

而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网络发达、思想舆论多元化的时代,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的现象。朝鲜语专业的学生则不可避免会受到韩国文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可能会给尚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带来思想认识上的负面影响。如,外貌至上主义、过度消费等。因此,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极其必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增进家国情怀。

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因其灵活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历来备受学生欢迎。同时,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在内容设定上潜移默化地进行跨文化对比、核心价值观对比等。这种批判的、发展的视角的对比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存在内在的思想政治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可行性,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业课试点课程。

三、朝鲜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

  1. 教学内容方面:以教材为根本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价值的引领。在以往的韩国语教学中,对于本国文化再认知、文化溯源的意识比较模糊。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内容,科学、系统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这样文化自觉的过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如,《韩国(朝鲜)概况》课程选用的教材《韩国社会与文化》2第一章地理第三节民族与语言3.3文字部分,在介绍韩文文字(한글)的历史、构成、书写特点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在1443年创造出韩文文字训民正音(훈민정음)之前,韩国主要是使用汉字来进行书面记录的。然后讲授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过程,韩国语词汇中近60%为汉字词等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汉字词,并分析与中文用法的异同点,或者翻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让学生收集韩国文学作品中的汉诗等汉文作品,给汉诗《黄鸟歌》的诗句标韩语读音,或翻译成现代韩语等。

  1.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方面:教学过程中增加中韩文化对比内容,通过

中韩儒家文化对比、传统节日对比、礼仪对比等,使学生充分了解中韩两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辩证地看待外国文化的能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方式上采取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案例研讨、演讲、游戏、表演、辩论等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体验、志愿者活动等校外实践,鼓励他们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互动协商与自我反思,寓教于乐,自然渗透思想教育。

如,第五章社会部分可以以韩国电影《寄生虫》导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社会阶层、社会福利、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然后拓展到中国的扶贫政策,也可将韩国的新村运动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意识到中国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为改善民生而做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3)“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元途径方面:较其他专业教材而言,朝鲜语专业课程的教材可选择范围小,修订更新慢。国内出版的韩国语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未在教材内容中明确体现“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而且普遍对文化软实力等相关内容不够重视,更不用说体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而进口的韩国原版教材,教学内容与中国语境不对等,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导致学生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获取中国文化知识及其相对应的韩国语表达习得的机会比较少。中国文化读物的获取方面,也很难找到适合大学生层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韩文学习资料,造成本民族文化失语的现象。

因此,充分利用人民网(韩国)等官方权威媒体补充适合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资料。并且拓展网络阵地,推动校园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正能量集群效应;利用专业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定期向学生推送中韩双语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等阅读材料或音视频材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

(4) 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方面: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笔试方式,通过演讲、讨论、PPT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估,并加大过程性评估的比例,减少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考核内容上,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点的考核,在考题中增大对传统文化、中韩文化比较等内容的比重,还应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德”育评价纳入考核标准中。比如:具备民族差异理解力,具有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四、结语

通过文化类课程融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无论是对于人才培养还是高校教育体系完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增强育人育德意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德育,避免出现“重教学轻德育”的不良现象。其次,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思政”,增强课程育人意识。再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韩国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相关知识,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与思政教育同向并行。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高校韩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思路与途径的思考,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0.6,73-78

  2. 秦广兰,“课程思政”融入《基础朝鲜语》课程教学探索,国际公关2020.11,127-128

  3. 王爱云,“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下的《韩语精读》教学探析,现代交际2019.2,35-36

  4. 董晓洋,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院校韩国语课程教学研究,管理观察2019.3,137-138





2 韩国社会与文化,朱明爱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