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天津女性学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女性学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8-28 15:58:00人气:308

天津女性学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中级职称评审 获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满6个月;获硕士学位,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中专毕业人员不能直接申报中级,至少需提升学历至大专。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5 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天津市初级职称申报条件: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并从事拟聘任专业技术工作;

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大专毕业的,从事拟聘岗位任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中专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满足上述学历条件,可以有资格申请天津市初级职称了

副高级职称评审,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二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


现代女性社交礼仪要学薛宝钗

摘要:社交礼仪助人成功。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从家庭步入社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文明修养,不断完善个人人格品质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竞争中取胜?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社交礼仪对于今天的知识女性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女性形象薛宝钗社交礼仪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思想内容博大,艺术描写精深,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对《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形象、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小说的艺术价值等作了评论,我想在此独论薛宝钗社交礼仪的成功之处。我认为,今天的广大女性,社交礼仪还要学习薛宝钗。薛宝钗社交礼仪的成功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整体形象

1.薛宝钗的整体形象

薛宝钗芳龄15、16岁,容貌俊俏,天资聪颖,性格温和,行为端庄,安分随和,办事稳重、干练,很有修养,整个人流露出的是一种大家闺秀特有的气质和淑女风范。

2.个人形象的作用及重要性

良好的个人形象即精神风貌、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形象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性格、学识、能力等,个人形象很重要。职业女性更应注重内在的素质与外在美相结合,流露出庄重、自信、充满热情与活力的气质。

二、言谈

1.薛宝钗说话的特点:文明礼貌,语气温和,语言幽默,巧妙作答。

宝钗在说话方面很能掌握言谈的技巧,她在与贾母、王夫人等长辈谈话与打招呼时每次均是很有礼貌,对于同辈份的人,她也能恰如其分地称呼,对待晚辈及下人也很有分寸。宝钗与人交谈态度谦恭,与人相处随和,说话时总是喜欢面带微笑,不讽刺挖苦人,不愠不恼。在很多场合里,宝钗总是面带微笑,语气平和,亲切地与人交谈,很容易让人接受。

2.学习薛宝钗的说话艺术有助处理好人际关系。

说话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起到交流与沟通的作用,它是一门艺术,不仅是语言的流露,更是礼节的彰显。说话过程中,能保持面带微笑、态度诚恳、神态专注、语言文明、措词有分寸非常重要。宝钗与人说话时在这几方面把握得很好,时时、处处流露出很有修养,语言得体、大方,对待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即使是拒绝也很得体很巧妙。当今社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更被视为一门艺术,因人而异、平易近人和文明礼貌的说话风格会赢得好人缘。细品宝钗的言语,从中我们能学到许多说话的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智慧、才干

1.薛宝钗的聪明才智。

宝钗天资聪颖,博学宏览,幼年接受过传统的教育,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女红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而且也颇有成就。

宝钗不仅在写诗、赏诗方面有才华,在绘画方面也堪称专业。

宝钗对医学也颇精通。宝玉因被贾环谗言而遭父亲痛打下不了床,宝钗给他送药,结果是药到病除。宝钗的母亲被蛮不讲理、泼妇一般的媳妇气得肋间胀痛,宝钗给母亲开方抓药,也很快见好。宝钗的多才多艺令人佩服,她的气质也正是应验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脱俗境界。

2.社会需要知识人才,宝钗的才华是当代女性学习的榜样。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社会对新时代的女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庭中既要相夫教子,做一位称职的贤妻良母,在工作中又要时时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华。新时代的女性只有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在思想上独立,在经济上独立,才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独立的女性。于是,具备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宝钗的才华与聪慧是我们广大女性学习的榜样。

四、宝钗品行之高洁体现于细微处

1.宝钗的社交成功还体现在细节中。

宝钗的容貌和才华,在大观园内均首屈一指,但更令人赞叹的还是她的品行,正如她的丫环莺儿所说:我家姑娘的好,容貌还是第二呢。她的高洁品行更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微的琐事当中。闲暇之余,宝钗也喜欢捕蝶,也与众人放风筝(很有生活情趣);宝钗让莺儿给凤姐送礼,莺儿告诉宝钗凤姐神色不对,心疑会有不祥,便悄悄说与宝钗,宝钗虽也纳闷,但仍是很平和地说:“各人家有各人的事,我们哪里管得着”(不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凤姐小月,不能理事,王夫人怕探春与李纨不能胜事,特请宝钗过来料理几日(稳重、办事牢靠)。哥哥外出带给她的礼物,她均能分给众人,让他们共享,包括赵姨娘与贾环也有份(尊重人,不趋炎附势)。宝钗到怡红院看宝玉,看到袭人做刺绣活计,袭人有事出门后,宝钗不请自帮,替袭人绣上(乐于助人,热情)。众人聚在一起谈论起雅号时,宝钗给宝玉起了个“富贵闲人”的雅号(幽默风趣)。众人在一起作诗取乐的时候,宝钗会考虑到众人水平参差不齐,为让众人都能高兴、人人快乐,建议出题容易些(办事周全,顾全大局)。

2.学习宝钗的高洁品行,更容易成功。

我们今天的社会正是需要这样的女性,宝钗的人品、才华、智慧等都是现代女性学习的典范。作为单位领导肯定会欣赏有才气、性格好、工作热情、待人诚恳、做事精明的下属,而不喜欢斤斤计较和耍小聪明的“叛逆”下属。而作为丈夫,我想同样也会选择宽容、美貌、性格好、人品好的姑娘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家庭中,宝钗的为人处事是很值得当代女性学习和效仿的。

五、宝钗婚姻失败的社会根源

宝钗是红楼梦里的主角之一,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一个虚伪、阴险的伪君子,并且认为她是“一心想登上宝二奶奶宝座”的一个小人。我认为这是有失公道的。也许有人不禁会问;“她的为人处事如此成功,为何不能把握自己的婚姻,让自己的婚姻以失败而告终?”我想,她的婚姻的失败是有根源、有多方原因的。宝钗人生最大的失败,确实也是婚姻的失败,我想她的婚姻失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而她一个弱女子,怎能与封建的糟粕礼教抗衡?而且她是一位很孝顺的女子,对于母命也只有服从。另外,在那样黑暗、污浊的环境里,大胆追求爱情的男女,有几个有好结果?最终是谁也逃脱不了死的结局。假如宝钗抗拒不从,甚至于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觉醒者”和“反抗者”的好名声,未免也太不人性了。

2.宝钗嫁给宝玉其实也并非她所愿,只是出于无奈,她其实也是一位受害者。

3.“宝钗的爱情悲剧是作者从这个悲剧中写出了深刻的社会关系,所以宝钗的插入就完全不同于一般庸俗的三角恋爱关系,而是富有社会意义的深刻的矛盾冲突的表现,是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的。”

4.宝钗的婚姻悲剧不仅仅是爱情婚姻不自主的结果,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作者想通过展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深闺的不谙世事的女子所罕有的才情,以及她们所经历的坎坷的遭际,用她们这种无邪、率真的“美”的毁灭来暗示人们遭受的更悲惨的境遇,从而发泄出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通过宝钗、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所以宝钗的爱情悲剧从情节构思来看,也就不可避免了。

5.在谈及宝钗的婚姻问题时,不能单纯考虑宝钗的思想和行为,一味地指责她阴险、虚伪,我想这是有失公道的。

六、当今社会像宝钗这样的女性更容易成功

一个人良好的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而培养起来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都应该讲究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表现出一种端庄而又大方、亲切而又有活力的文明素质和个人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在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像宝钗这样的好姑娘。她才学高,性情好,办事稳重、干练,待人诚恳,对事精明,是当今社会女性的典范。在我们这个新时代,如宝钗一般的姑娘非常值得提倡,也可以肯定,这样的姑娘定能焕发出比以往更加灿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赵关印《中华现代礼仪》.气象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鲍秀芬《现代社交礼仪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周慎先《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