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襄阳材料物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襄阳材料物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7-15 17:09:00人气:261

襄阳材料物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1.职称评审条件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分为高级、副高级和中级三个级别,评审条件如下:

  (1)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2)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3)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具有本科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2.职称评审材料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表;

  (2)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3)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4)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

  (5)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

  (6)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职称评审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流程如下:

  (1)申报:申请人提交职称评审材料;

  (2)初审:由评审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3)复审:由专家对初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审;

  (4)公示:对复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公示;

  (5)审定:由评审机构对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进行审定;

  (6)颁证:对审定合格的申请人颁发职称证书。

  

  二、申报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的申报流程如下:

  (1)申请人登录海南省科技厅网站,下载并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

  (2)申请人准备职称评审材料,包括个人学习、工作简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申请人将职称评审材料提交至评审机构进行初审;

  (4)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复审环节,由专家对其进行综合评审;

  (5)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公示环节,公示期为7天;

  (6)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将进入审定环节,由评审机构对其进行审定;

7)审定合格的申请人将颁发职称证书。

三、学术成果怎么体现

  在科研单位职称评审中,学术成果是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术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

  (1)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2)著作:包括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

  (3)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4)科研项目:包括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

  (5)学术奖励: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类学术奖励。




材料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

本文从昆明理工大学《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材料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将Material Studio软件的应用及二维材料研究前沿融入固体物理教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固体物理知识,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

《固体物理》课程涉及到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及等方面专业知识,衔接着固体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如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各种物理性质。固体物理知识虽然较少直接转换成现代应用技术,但它已经渗透到现代技术的方方面面,是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基础学科。材料改性的大部分原理和理论基础均来自于固体物理中的晶体学知识。因而我们应该利用好本学科的优势,将材料学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固体物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材料专业的学生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等先修课程学习的内容较为浅显,物理基础稍显薄弱。而固体物理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包含大量的理论和公式,如果按照书本内容从基本定理、定律出发进行数学推导演绎,会使学生陷入繁琐冗长的数学推导过程、难以形象、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而不能领会本课程所表达的物理模型和思想,从而容易会出现畏难情绪,对本课程失去兴趣。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产生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材料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兴起,要求人们越来越多的从微观角度认识材料的各种特性,在分子或原子尺度上设计新材料。如果将这些科学技术前沿引入到课堂中,不仅可引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固体物理基本知识,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了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应用有效地结合到《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当中,可使学生较为清楚地掌握晶体结构、理解晶体的结合等基本概念,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固体物理》课堂教学探索

1.晶体结构的教学实践探索

了解晶体结构是研究晶体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前提。由于晶体结构较为抽象,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存在困难。引入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MS作为教学工具, 教授学生使用该软件研究晶体的结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与晶体结构相关的概念。


对于晶体结构的讲解,我在MS软件中导入了学生容易接受的晶体硅原胞结构(见图1(a)),通过旋转、移动、放大和缩小,让学生理解晶体Si的晶格结构。然后选择build-symmetry-supercell,建立3x1x1的超晶胞,见图1(b),使学生理解晶体在x轴方向上周期性;同样的,构建3x3x1(图1(c)), 3x3x3(图1(d))的超晶胞,使学生直观的明白了晶体Si在y,z方向的周期性。

图1. 晶体Si原胞(a)在(b)x, (c)x、y, (d)x、y 、z方向上的晶格周期性。

接着点击菜单build-symmetry-primitive cell,得到该Si晶体的原胞,点击菜单build-symmetry-conventional cell,可在Si晶体的晶胞和原胞之间进行转换。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晶胞体积大于原胞的体积;(2)一个晶胞中可包含多个原子(一个Si晶胞中包含8个原子),而一个原胞中仅含一个原子, 是晶体中最小的周期性重复单元;(3)晶胞的对称性高于原胞。进一步,以我们发表的科研论文[1-3]中的晶体结构为例讲解了三种二维纳米材料晶体结构的相关性质。通过科研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迅速吸收并掌握教材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

图2(a)为Be2C单层的稳定结构,由两个C原个准平面的四配位结构。Be2C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晶格常数分别为6.21Å和3.73 Å。在x和y的方向上存在着


图2 新型二维材料(a)Be2C和(b)M3X2和(c)Al2XYZ的晶体结构。

很大的屈曲。M3X2(M = Zn/Cd/Hg,X = Si/Ge)单层膜的优化结构见图2(b)。


表一、Al2XYZ(X/Y/Z = S、Se、Te、X=Y=Z)单层膜的晶格参数a、键长d(d1234)、键角θ(θ123)和内聚能Ecoh分别如图2(c)所示)

其由一个C原子和四个Be原子的单胞组成。单胞中的每个C原子与四个Be原子结合。可以看出,M3X2单层是一种平面蜂窝晶格结构。X原子与周围的M原子进行三角配位。这种结构可以考虑到M原子在放大的框架中线性插入到两个X原子之间,这有利平面结构的稳定性。图2(c)给出二维单层材料Al

2XYZ(X/Y/Z = S、Se、Te, X=Y=Z)优化后的结构。可以看出,单层Al2XYZ由五层原子组成。表一总结了所有Al2XYZ结构的优化晶格参数、键长和键角。通过文献中二维结构的引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兴趣。

2、晶体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

认识了晶体结构后,学生就会思考原子之间靠什么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这就顺势导入了晶体结合部分要讲解的内容。晶体结合的知识在无论在实际应用还是科研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如果将此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其在科研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则可加深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


表二、晶体Si原胞中电子的穆里肯布居。


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晶体Si为例,通过MS软件的CASTEP软件[4]计算了Si原胞的单点能。计算结果中显示了电子的穆里肯布居如表二所示。通过此表告诉学生,在晶体硅中的电荷转移情况,从而在原子间产生了结合力。然后,引出不同的晶体之间,由于电何转移情况不同,产生的结合力不同,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对于晶体Si的结构图,以球棍方式显示其结构图形,能够形象的表达出原子之间的结合。球代表Si原子,连接两球的棍就是键能的形象化、具体化。点击MS中的“distance”图表,可以测量键长的大小。根据键长的增加/减少,能够推断出原子间键能的降低/增大。对于具体晶体的结合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它们的局域电子函数来进行判断。如,我们的科研文献[1-2]中,计算了M3X2和Be2C的电子局域函数,分别见图3(a)和(b)。根据局域电子函数,我们能够分析出M3X2和Be2C晶体是典型的离子键结合。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提升教学效果。

图3. (a)M3X2(b)Be2C的电子局域函数。

三、结论

本文在固体物理教学中引入MS软件构建Si晶体结构并引入科研文献中的新型二维材料的晶体结构,使学生对晶体的周期性有了直观的理解。通过CASTEP计算结果-穆里肯布居,可定量看到原子间的电荷转移,从而引入原子间结合力及键的概念。由文献中的电子局域函数图,使学生了解原子间成键类型的判断方法。在教学中引入MS及科研成果,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W. Shangguan, et al.Appl. Surf. Sci. 604 (2022) 154644.

[2] Q.Y. Li, et. al.Phys. Chem. Chem. Phys. 11 (2023) 3262.

[3] C.C. Qi,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5 (2023) 10811.

[4] M.D. Segall, et al., J. Phys.: Condens. Matter. 14 (2002) 2717.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