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际政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国际政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政工员
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 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定能力,胜任本岗位工作。
3.高中(中专)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1年,均可以确认为政工员资格。
(二)助理政工师
1.比较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自觉地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加以运用和贯彻。
2.比较熟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知识和中国革命史,具有从事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经验。
3.有一定的工作业绩。
4.高中(中专)毕业,担任政工员职务累计满3年;大学专科毕业,担任政工员职务累计满2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1年;取得双学位、研究生毕业者,均可直接确认为助理政工师资格。
(三)政工师
1.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结合实际较好地加以运用和贯彻。
2.掌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知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相关的知识,熟悉本职业务,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并有较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贡献。
3.密切联系群众,能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教育疏导、培训辅导、调查研究、专业文字能力。
4.大学专科毕业、大学本科毕业,受聘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4年;后取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5年;取得双学位或研究生毕业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2年。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累计满2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均可直接确认为政工师资格。
高级政工师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比较重大的问题。
2.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优良传统及国内外有关新情况、新理论、新经验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比较系统的历史、社会、伦理、心理、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比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3.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教育疏导、培训辅导、调查研究、专业文字等方面的能力,有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贡献。
4.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7年,取得电报高级政工师专业能力评价良好等级分,业绩、资历加分20分以上;后取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8年,取得申报高级政工师专业能力评价良好等级分,业绩、资历加分 20分以上;大学本科毕业或后取研究生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5年;后取大学本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6年;双学位、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4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累计满3年。
“PBL+ 雨课堂 ” 模式在国际政治专业中的实践与思考 -- 以《国际战略学》课程为例
摘要: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当今世界国际化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高校教学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通过有意义的问题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构建知识体系,并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问题式学习加上最新科技成果“雨课堂”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整体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关键词:PBL 雨课堂 国际政治 国际战略学
《国际战略学》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战略理论形成的依据和过程。学生须对各国的对外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加深了解,并能初步掌握对各个国家外交战略进行解析和预测的能力。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基于PBL教学法的课堂翻转与雨课堂的融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
一、国际政治专业课程建设引入“PBL+雨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一)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理论性强,实践弱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灌输知识点为核心,以知识点的背诵为考察的基本方式。课堂整体氛围较为沉闷,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体会不到教学的乐趣,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和教师相看两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PBL+雨课堂”模式很好的解决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趣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PBL)的课堂,将学生摆在中心位置,雨课堂则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便于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既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评价者,通过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通过平台完成分组,在预习课程后,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课后的反思总结,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一举解决了传统课程理论强,实践弱的问题。
(二)国际政治专业致力于培养拥有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的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国际竞争,能在外交外事部门、事业单位、新闻媒体、企业等部门机构从事涉外工作。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培养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欠缺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更不懂得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BL+雨课堂”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分析问题由来,制定可行性战略,总结得出结论,最后反思并评价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收获,从而将被动学习的过程变为主动求知的渴望。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教师通过“雨课堂”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控,及时给与引导,使得问题的讨论不会偏离应有的方向。该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实务能力,使专业教学更加接近人才培养目标。
二、“PBL+雨课堂”模式下的《国际战略学》课堂教学设计
本研究选取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战略学》中“影响国际战略决策的因素--决策者个人的认知心理因素--丘吉尔在二战中决策”为设计案例,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更好的通过“PBL+雨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在知识掌握方面,通过课程前预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分析丘吉尔在二战中的决策,更好的理解决策者个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对国际战略决策的影响,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建设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团队协作分工完成任务。
(二)问题设计
基于“PBL”的课程设计关键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因此,本研究选取的课堂问题共5个,具体如下:1.影响国际战略决策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丘吉尔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国际战略决策?3.丘吉尔的心理因素会对国际战略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4.影响丘吉尔的心理因素都有哪些?5.如果二战时英国首相不是丘吉尔,是否会影响二战结局?
(三)课前安排
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共29人,在正式课堂开始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将学生分好小组,共5组,其中一组5人,其他组为6人,每个小组针对上述5个问题要在课前进行充分讨论,并整理讨论结果,形成结论提交教师。因为预习、讨论和课堂准备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必须提前1周将预习材料、讨论问题通过“雨课堂”平台发送学生以供学生提前准备。
课堂实施
由于关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在课前已经进行过,因此,课堂上由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说明每位同学在小组中的工作内容,这里要注意的是,问题很多,但是每个小组只针对一个问题做出回答,如果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问题或者补充,可以在课堂上即时进行,最后由老师对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针对小组的评价可以在课堂上当场评价,而针对个人的评价可以通过“雨课堂”进行。
三、“PBL+雨课堂”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PBL+雨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对课程非常熟悉。对青年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不但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和要点,而且还要能根据课程要点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和案例,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答复。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这种要求确实偏高,如果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强,或者对课程内容不熟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的作用。
(二)“PBL+雨课堂”模式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自我约束力。课前的预习对基于问题的课堂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教师发送的课件,并且进行了有效的讨论的情况下,课堂展示才是有意义的。对于有自我要求的学生而言,课堂预习并不会是课程学习的障碍,而对于一些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课堂预习的完成情况就不令人满意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整个模式的崩溃。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强调预习的必要性,并考虑将期末成绩与预习情况挂钩,以使学生提高对预习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PBL+雨课堂”模式的关键在于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教师应在必要时予以引导,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不能任由学生自我发挥。不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法改革,最终的目标都是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外事工作人才。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和技术手段,采取“课程实验+项目实验+赛事实验+专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培育出国家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花、曾淑文,“基于PBL教学法的《形势与政策》课翻转课堂设计与思考”教育现代化 2019年3月
【2】李敏、任中平,“高校政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PBL教学法探索”教学实践研究 2012年3月
【3】邹卫中,“PBL教学法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年12月